《教育技术技能基础》.doc

《教育技术技能基础》.doc

ID:56231111

大小:309.00 KB

页数:120页

时间:2020-03-22

《教育技术技能基础》.doc_第1页
《教育技术技能基础》.doc_第2页
《教育技术技能基础》.doc_第3页
《教育技术技能基础》.doc_第4页
《教育技术技能基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技能基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音频技术教程AudioTechnology课程性质:2412104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学位课程)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多媒体网络技术、广播电视新闻及摄影等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电视编导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等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1学分第一章绪论(1学时)本章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课程学习的意义、目的、方法等掌握:音频技术的有关概念,音频技术的沿革本章重点:有关的概念本章难点:概念的内涵,课程学习的方法一、引言声音的表现形态多样,主要有语言、音乐

2、、音响……二、音响技术音响技术是研究可闻声的发生、传播,声音信息的加工处理,声音信息的记录重放,声学环境对音质的影响以及生理心理因素对听觉影响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和应用技术,其中最终要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三、音响技术的沿革音响技术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其发展历史近千年,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响技术的核心就是电声技术。四、电声技术电声技术是利用电子技术和应用声学的原理解决可闻声发生、接受、变换、处理、加工、记录、重放及传播等问题,它是以电子技术、应用声学和声电换能原理为技术支撑,吸收、融合了其它

3、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型的学科。五、音频技术音频技术是一门以电声技术为核心内容,包含建筑声学、生理心理及音乐艺术等相关方面在内的,把系统构成,音视频节目、多媒体和网络媒体制作及应用作为主要目的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它属于音响技术的范畴,侧重于在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网络传媒及声音创作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是这些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六、音频技术工作者的素养(1)深入掌握应用声学、人耳的听觉特性、电声技术及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电声器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3)对各种声原的声音特征

4、应该了如指掌,并要与人耳的听觉特性密切相关(4)具有敏锐的听觉能力以及对声音品质的辨析能力。(5)具有较高的文艺修养,尤其是音乐修养。七、音频技术发展的趋势1.模拟电声设备器材的技术指标不断提升;2.集成化、小型化和高可靠性;3.数字技术将日益广泛地进入音响领域;4.音视频技术日益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深入发展;5.声场控制技术的发展;6.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的结论将不断趋于一致。第二章音频声学基础(3学时)本章教学目标:了解:音频声学研究的范围掌握:音频声学一般规律本章重点:声波的描述、声波的物理量,声压与声压级,几种

5、常见的声学效应本章难点:声压与声压级、声强与声强级、声功率与声功率级第一节声波一、波1.波的产生:振动的物体带动周围介质的振动并向远处传递这种振动,便产生了波(机械波),分横波和纵波。2.横波:当媒体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的方向垂直时。3.纵波:当媒体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的方向平行时。二、声波的形成1.声波的两种定义:(1)弹性媒介中传播的压力、应力、质点位移、质点速度等的变化或几种变化的综合;(2)声源产生振动时,迫使其周围的空气质点往复移动,使空气中产生在大气压力上附加的交变压力。2.产生声波的必要条件:(1

6、)机械振动的声源(2)传播振动的媒介。三、人的发声机理人的发声机理及物理图像是一个涉及生理声学到物理声学的广泛课题,这里主要从语音的发生角度作介绍。第二节描述声波的物理量一、周期与频率1.周期:振动物体完全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常用T表示,单位是秒(s)。周期反映该振动重复的快慢,周期越长,振动的重复越慢;周期越短,振动重复越快。2.频率:指单位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它是描述振动快慢的另一物理量,常用f表示,数值上等于周期T的倒数,即f=1/T,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也可写成次/秒、周/秒。根据频率的高低不同,声

7、波可分为:次声频率低于20Hz、可闻声频率20Hz~20000Hz、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二、振幅:指在振动过程过程中,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值,用A表示。它反映质点振动的强度。三、波长:指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或是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同相位点(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四、波速:指波传播的速度率的关系。常用v表示,单位为米/秒(m/s)。根据波长的定义:λ=vT或v=λ/T,即波速等于波长与周期之比。又因为周期T的倒数即频率f,故又有:v=λf,即波速等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第三节声压与声压级一、声压:总压

8、强与静压强之间的差值。二、声压级:实验证明:人耳对声压强弱的感觉是与声压的对数成正比的(即韦伯定律),因此引入声压级的概念,单位是分贝。第四节声强及声强级一、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与指定方向垂直的媒质单位面积的能量,用I表示。二、声强级:是声强相对于参考声强的分贝值。第五节声功率及声功率级一、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的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