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村村名变迁研.doc

正村村名变迁研.doc

ID:56243469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1

正村村名变迁研.doc_第1页
正村村名变迁研.doc_第2页
正村村名变迁研.doc_第3页
正村村名变迁研.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正村村名变迁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正村村名变迁研究新安三高张博研究起缘放寒假了,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寒假作业:家乡历史研究。我所在村是新安县正村乡正村,以前我一直弄不清我们村为什么叫正村,因此我准备借此机会研究我们正村的村名变迁。村名变迁怎么开始研究呢?按照老师尽量搜集第一手资料的要求,我决定从采访我们村的老人,也搞一次口述史学。下面是采访内容。被采访人:张奶奶,现年83岁。采访时间:2007年2月15日。采访记录:问:咱村为啥叫正村?答:咱村原来叫真村不叫正村。问:那为啥又叫真村呢?答:因为咱们村穷呗,有句顺口溜就是说咱村的,说:“十

2、年灾,九年荒,这里才是真村庄”,所以咱村就叫真村了。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大出意外。不过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说法,我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因为现在的正村风调雨顺,收成还不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指日可待,决不是十年九荒的情形。后来我翻到了一本《寸草集》,是清代新安县人吕公溥写的,有一篇叫《过真村》,其中这样写道:寒烟凝木米,村落半山坡。驴背来征客,计生报早炊。输财襄里嫁,积粟防年饥。邑剩门新辑,醇风采入宜。从这首诗来看,当时的真村,物质贫乏,民风淳朴。为此,我做出判断,不管村名是怎么来的,与当今的

3、富足相比,以前我们村的生活状况的确不好,十年九荒实属可能。民间流传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后来我见到我们正村村碑,村碑上说,“正村乃古直人之邑,《春秋左传》有记载”。这下我才明白,我们正村村名竟然变了两回。即:直邑——真村——正村。这使我兴趣大增,我决定用我所学的历史知识,好好的探究一番。变迁研究一、“古直人之邑”。通过baidu搜索,从《春秋左传》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昭公二十三年)夏四月乙酉,单子取訾,刘子取墙人、直人。三邑属子朝者。”又在baidu搜索到“子朝之乱”的内容,说:子朝及其党羽先后盘踞

4、于京(今河南洛阳西南)、郊、(寻阝)(今河南巩县西南)、尹(今河南洛宁境)等地。而我们正村就在这个范围内,由此可知,村碑所记的确属实。令人兴奋的是,我们正村乡有一个白墙村,材料中的“墙人”是不是白墙村?那么直人是什么人?上网查阅的时候找到了一种解释:古直人是原始人类,是现代人的前身。《春秋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事情,恐怕不会记载原始人类吧?我对此有以下几点推测:1、直人可能是类似于春秋时期狄、夷、戎等那样的少数民族。那么直人最后去哪里了?春秋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5、直人有可能融入了华夏族,为华夏族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血液,后来的鲜卑、契丹、党项不也是这种归宿吗?2、直人可能是直接为周王室服务的人群。东周的都城在洛阳,新安县正村地区肯定是周天子直辖地,毫无疑问,“三邑属子朝者”,就是说包括直邑这三个地方都归子朝直接管辖。而子朝就是一位周王室的王子,因此我想,直人就是那些直接为周王室服务的人群。附带再说一句,历史上有叫直隶的地名,其中的“直”是中央直接管辖的意思。3、直人可能是指民风耿直强健的群体,现在我们正村人就有这个特点,直爽倔强。我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也找不到

6、,所以这些推测对还是不一定这个确,我暂时弄不清楚。因此,我的结论是:正村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叫直邑,至于为什么叫直邑,有多种可能,暂时难下结论。二、直邑——真村。究竟是什么时候由直村变为真村的呢?为什么要把“直”改为“真”?我记得曾作过一道选择题:“生女直旧无铁,邻国有以甲胄来鬻者,倾资厚贾以与贸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备器械,兵势稍振,前后愿附着众。”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历史老师在讲这道题的时候,说这里的生女直就是指生女真,即直——真,因为形似而通假。因此我推测:1、把“直”改为“真”,会不会是因形

7、似而通假?从文言知识上判断,这种可能性极大。果真如此,直村和真村就是并列的关系,无所谓转变问题。2、会不会是女真人占领之后改的?女真政权灭北宋,一统中原,当然也统治过我们正村;而且人教版2003年修订的《中国古代史》第109页还介绍说:“随着军事扩张,领土不断扩大,大量猛安谋克户南迁至华北地区”。所以,这是有可能的。果真如此,直村变为真村不会早于靖康之乱1126年。3、道教里有真人的说法,什么太乙真人之类,村名的变革会不会是因为这里道士多,就把“直”改成“真”了?洛阳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是重要的中心城市,

8、道教兴盛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正村地处山坡中间,有点符合道士选择住所的要求。所以,这是有可能的。果真如此,直村变为真村不会早于东汉时期。4、避讳改名。历史老师曾给我们讲过有关避讳的知识。说: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现象。它规定臣下对当代君主以及所尊者不得直称其名,而要用其他方法称呼,这就叫避讳。例如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讳,将玄武门改称元武门;《红楼梦》里林黛玉写到“敏”字时,总要故意少写一笔,因为她母亲名叫贾敏。“盖讳字各朝不同,不啻为时代之标志。”因此掌握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