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放顶煤技术.ppt

综采放顶煤技术.ppt

ID:56255979

大小:11.70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6-04

综采放顶煤技术.ppt_第1页
综采放顶煤技术.ppt_第2页
综采放顶煤技术.ppt_第3页
综采放顶煤技术.ppt_第4页
综采放顶煤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采放顶煤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主要内容1概况2放顶煤的概念及其适应条件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设备配套4高效长壁综放开采的工艺模式5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6综放开采提高顶煤回收率技术7综放开采的安全控制技术8综放开采的发展趋势1.1国外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液压支架制造技术的发展,前苏联、法国等国才正式采用放顶煤开采厚煤层,并获成功;20世纪70年代初,综放开采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一、前苏联、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改进和完善放顶煤支架,但工作面仍使用一台刮板输送机;二、法国、德国等国,工作面布置两台输送机。20世纪80年度初期,世界上

2、有近10个产煤国家采用放顶煤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工作面日产达到2000-2600t,工作面采出率80%-91.9%;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适合放顶煤开采的资源枯竭、环保问题等,放顶煤开采在国外遇到了种种障碍,仅法国、俄罗斯等极少数国家使用放顶煤开采技术;1概况1.2国内发展阶段现状探索阶段(1982-1990年)1982.9,北京开采研究所和沈阳煤研所首次进行综放工作面总体设计和放顶煤液压支架设计,1983年进行设备的加工制造;1984.4,我国第1个60m长的综放工作面在沈阳矿务局蒲河矿进行缓倾斜长壁综放开采工业

3、性试验;1986.3,在窑街矿务局二矿进行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工业性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逐渐成熟阶段(1990-1995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综放开采中存在的瓦斯治理、火灾防治、粉尘治理、提高回收率、全煤巷锚杆支护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我国的综放开采得到了迅速发展;1994年制定了《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暂行规定》,使我国综放开采技术走向正轨。技术成熟和推广阶段(1996年至今)1概况发展现状:1概况表11995年~2000年全国超100万t/a综放开采生产指标生产指标1995年

4、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综放队数目/个222627222329总产量/Mt35.6342454430415546305552.5平均年产/Mt1.620163.3164.1188.8201.3191.4最高年产/Mt3.157350.2410.2501.2505.8512.6平均效率/(t·工-1)56.868.471.292.4114.74最高效率/(t·工-1)113.1181.1203.9230.24247数量比重/%34.036.035.534.432.437.2产量比重/%41.242.441.

5、643.741.342.4注:产量比重指当年1Mt/a以上综放队产量之和占当年所有1Mt/a以上综采队产量总和的比例。发展现状:2001年东滩煤矿综采队应用综放开采技术,年产量达5.5Mt。2003年,该队又创造了工作面年单产6.42Mt、最高月产0.6563Mt的两项世界新纪录。2004年该面年产达到658.15万t。2007年,潞安王庄煤矿6203综放工作面,工业性试验期间,最高日产达到33186t,最高月产达到63万t,平均回采工效达到394t/工,回收率达到了92.1%。1概况2.1概念:放顶煤采煤法的实质,就是在厚煤层沿

6、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并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出,经由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2放顶煤的概念及其适应条件图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设备布置1——采煤机;2——前输送机;3——放顶煤液压支架;4——后输送机;5——平巷胶带输送机;6——配电设备;7——安全绞车;8——泵站;9——放煤窗口;10——转载破碎机;A——不充分破碎煤体;B——较充分破碎煤体;C——待放出松散煤体2.2主要类型:按照煤层赋存条件及相应的采煤工艺,放顶煤

7、采煤法分为3类: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图(a)适用于厚度在12~14m以下的缓斜厚煤层预采顶分层顶网下放顶煤图(b)适用于厚度大于12~14m,直接顶坚硬或煤层瓦斯含量高需预先抽放的缓斜煤层倾斜分层放顶煤开采图(c)煤层厚度在12~14m以上的煤层2放顶煤的概念及其适应条件2.3适应综放开采的采区(工作面)地质条件煤层的赋存条件顶底板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瓦斯自然发火影响工作面储量2放顶煤的概念及其适应条件煤层的赋存条件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度以5~10m为宜,煤层倾角0~15°,煤层普氏系数f≤3顶底板性质煤层顶板能随采随冒,顶板冒

8、落充填高度至少等于采放高度;煤层底板岩性较硬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简单,无较大煤层起伏及褶曲,无陷落柱、火成岩侵入,断层落差不大;顶煤中无坚硬较厚夹矸,夹矸单层稳定厚度一般不大于300mm2放顶煤的概念及其适应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或上覆岩层在采动影响范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