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平等待人 教案

2.2-1平等待人 教案

ID:5629872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0

2.2-1平等待人 教案_第1页
2.2-1平等待人 教案_第2页
2.2-1平等待人 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2-1平等待人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2《平等待人》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人格平等的含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教学重点】:人格平等的含义及平等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与不平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启发,引导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课型】:新授

2、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导入:p44“个案研讨”《参加合唱团的条件》。学校合唱团又要招聘新成员了。公布的条件是:1、歌唱得好。2、长相漂亮。3、身高160厘米以上。4、学习成绩中等以上。5、家庭有经济能力置办演出服装。问题:你认为学校招收合唱团团员的条件合适么?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思考:分析:歌唱得好是应该的,参加合唱团当然要歌唱得好啦,如果五音不全,跑音走调就容易影响整个合唱团的质量的,那长相、身高是不是一定要求呢?(举例:刘欢、王祖蓝)为什么唱歌要与学习、家庭富裕扯上关系啊?(举例:容祖儿、周杰伦)这样分析下来,后

3、面四个条件还合理吗?教师归纳:其实每个人生而平等,不管是参加合唱团,还是其他比赛,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参加的权利,因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提问:什么是“人格平等”?师生交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画好书上的知识要点。)分析:首先,我们说说什么是“同等”,同等就是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生命权利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力,他们的生命都不允许别人侵犯或伤害的。你能不能一不开心就拿把刀乱捅别人啊?不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拿刀伤害了别人是受到法律的制裁的。发展权利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像我们现在坐在教室,接受同等的教育,接受教

4、育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更好地生活也比如就业,就业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追求幸福的权利呢,就是不管美丑,不管富贵贫穷,我们都可以自由恋爱,结婚生子,过上美好的生活。二、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平等的人格?或尊重平等的人格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重点)分析:分个人、人类(或全世界)、国家和法律三个角度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发言。)分析:①、平等待人,是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的基本素质。(一个正直的人除了具备像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这些基本素质之外,他还应该具备平等待人这一基本素质。同时,这

5、种素质是不可或缺,是必须具备的,如果不具备平等待人这种素质就不是一个正直的人,就难以得到别人的尊重。)②、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也是全世界人们公认的共同价值。(不只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平等都一直是人类长期都追求的美好理想。它也是全世界都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分地域、部分国家和民族,全世界都普遍适用的价值。)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用“人表代表大会”和“古代群臣朝拜”进行比较,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如何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的地位。)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这种制度下,我国年满18周岁

6、的公民选举出人民代表,人大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而古代是封建专制制度,国家大事由皇帝一人说了算,他说对就是对,即使错也是对,百姓没有发言的机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古代的君主一人作主,到现在的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民主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此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归纳:人类社会经历过各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平等的观念也日益普及。所以说: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三、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与不平等1、比较“汉族老人”与“少数民族小孩”的差异师生交流: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服装差异…(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

7、纳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差异)。2、校园风景-心声热线展示校园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歧视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认识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分析产生的原因,,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交往品德。第一步:学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以下的问题:(1)找出材料中哪些是差异,哪些是不平等?(2)哪些原因引发了这样的现象?(3)这样对产生怎样的后果?(4)对于生活中的这些差异,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第二步:学生讨论,举手发言:分析:(1)找出材料中哪些是差异,哪些是不平等?(第一幅图,差异:

8、农村和城市的穿衣、用品和口音不同,不平等:同学们因此而不理我。第二幅图,差异:成绩的差异,不平等:因为成绩不好而拒绝我参加公益募捐活动。第三幅图,差异:经济条件的差异,不平等:同学们在背后指指点点,让我心里不好受。第四幅图,差异:外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