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间盘突出症.ppt

胸椎间盘突出症.ppt

ID:56313525

大小:1.3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6-11

胸椎间盘突出症.ppt_第1页
胸椎间盘突出症.ppt_第2页
胸椎间盘突出症.ppt_第3页
胸椎间盘突出症.ppt_第4页
胸椎间盘突出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椎间盘突出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胸椎间盘突出症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胸椎间盘突出症(thoracicdischerniation)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仅占所有椎间盘突出症的0.25%~0.75%。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检查应用的日益广泛,目前本病的诊断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定义病因脊柱损伤或慢性劳损本病大多是由于脊柱受损伤或慢性劳损所致。创伤因素包括脊柱的扭转运动或搬重物等,据统计50%的胸椎间盘突出症与创伤关系密切。胸椎退行性改变退变是胸椎

2、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基础。3.本病也可发生在较年轻的椎间盘退变不明显的患者,由于明显的外伤致椎间盘破裂、突出而发病。分型根据突出的部位可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和硬膜内型。中央型突出以脊髓损害症状为主,而外侧型突出多表现为根性症状,硬膜内型突出罕见。中央型和旁中央型突出约占70%。突出的节段最常见于T11、12(占26%);75%的胸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T8~T12之间,即以下胸椎的发生率最高。临床表现1.躯干症状背肩腰痛,季部疼痛,胸腹束带感。2.下肢症状多为麻木、无力、行走困难,有的踩棉花感,甚

3、至剪刀步。3.括约肌症状小便失禁或潴留,约占病例的一半。4.神经系统表现多为上神经单位损伤症状即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感觉丧失范围不定,多自压迫平面以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常有下神经单位症状,即下肢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及肢体麻木,病理反射阴性,神经根受压症状为肋间神经痛和大腿前外侧痛。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故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临床上一旦怀疑本病,若条件许可应进行CTM或MRI检查,结合症状、体征多可得出诊断。2.鉴别诊断患者就诊时主诉

4、涉及面较广且缺乏特异性,故应从脊柱源性和非脊柱源性疾患角度进行全面评估。与本病有类似首发症状的其他一些神经性疾患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横贯性脊髓炎、脊髓肿瘤及动静脉畸形等。易与本病症状相混淆的非脊柱源性疾患包括胆囊炎、动脉瘤、腹膜后肿瘤及其他腹部或胸腔疾患。保守治疗对于无严重神经损害和长束体征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卧床休息、限制脊柱的屈伸活动、配戴支具等。同时配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控制疼痛症状。其他治疗还包括姿势训练、背肌功能练习、宣传工作等。治疗手术治疗本病手术治疗指征

5、包括临床上以脊髓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和保守治疗无效者。(1)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胸椎间盘切除术:后方行胸椎间盘切除,术中必须通过对脊髓的牵拉才能使椎间盘切除得以实施和完成,常常导致脊髓损害的进一步加重。因此,该术式被认为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临床上已渐被淘汰。(2)侧后方入路胸椎间盘切除术:该术式切除的范围包括与突出椎间盘同序数及高一序数的一段肋骨、横突、下一椎体的椎弓根,有时亦可根据需要行半椎板切除,即敞开椎管的侧后壁进行减压,尤适用于外侧型突出的椎间盘,但对于中央型或旁中央型的椎间盘突出来说,要行椎间盘

6、切除也同样存在有牵拉干扰脊髓的风险。故临床上应用时应慎重。(3)侧前方入路胸椎间盘切除术:该手术入路包括经胸腔和经胸膜外两种方式。其优点在于术野开阔清晰、操作方便,对脊髓无牵拉,相对安全;尤其是在切除中央型突出的椎间盘及存在有钙化、骨化时,优点更为突出。为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术式。(4)经胸腔镜胸椎椎间盘切除术:该术式是近年来兴起的胸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术野清晰,对于中央型或旁中央型间盘突出以及伴有钙化、椎体后缘较大骨赘时,采用本术式均可达到安全充分的切除减

7、压目的。同时亦预示该项微创治疗技术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李某某,男,78岁。“反复头晕、视力模糊伴行走不稳2天”入我院神经外科经我科会诊后转入,转入主诉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病例介绍MRI检查MRI胸椎MRI示:胸10、11水平椎管内占位(肿瘤?椎间盘突出?)。诊断:胸10、11水平椎管内占位并双下肢不全瘫行侧后方入路胸10、11水平椎管内占位切除、脊髓神经根减压术。术后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