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ppt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ppt

ID:56316988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11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ppt_第1页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ppt_第2页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ppt_第3页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ppt_第4页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球虫病防治牧医082班章知渊内容摘要哺乳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目前许多新建猪场还不甚了解哺乳仔猪球虫病,经常认为是由大肠杆菌所致的黄白痢,由于使用抗生素效果很不理想,导致防制措手无策的局面到处可见。本文将就仔猪球虫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进行论述。1.流行特点及生活史流行特点 猪等孢球虫是引起猪球虫病的主要病源,且常为原发性,发生于产房内的哺乳期或初断奶的仔猪。主要寄生于猪小肠,其中以空肠或回肠

2、尤为常见。生活史猪等孢球虫生活史很短暂,分为三个阶段:孢子化阶段、脱囊阶段、内生殖阶段。2.发生因素高度集约化饲养较高的温湿度最易感的猪群3.临床症状哺乳仔猪出生后可立刻感染球虫,由于球虫生活史短暂,5-7日龄时仔猪生活环境中即有大量卵囊,因而球虫病常发生于7-21日龄仔猪。但根据新近国外资料表明,更大日龄的断奶仔猪也可发生潜在性感染,腹泻表现在断奶后4-7天时,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极低。临床上发病仔猪常常拉出黏稠粪便,初始时粪便松软或呈糊状,到6-21日龄(因临床上常见10日龄左右的原来健康的仔猪发病

3、,故有人惯称“10日下痢病”)时随病情加重粪便变为液态(常见肛门以下的腹股沟等处被稀便污染),粪便内常常混有纤维素碎片,常呈黄色或灰白色,但无血便,有强烈的酸奶味(腐败乳汁样的酸臭味),通常仔猪能继续吃乳,但被毛粗乱、贫血、脱水(渴欲增加)、增重几乎停止或下降。4.病理变化病猪外观极度消瘦脱水(皮肤失去弹性)、贫血(皮肤苍白)、腹股沟等处皮肤被黄色或灰白色稀便污染,其空肠和回肠黏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性肠炎(这一特征只有在严重感染的仔猪中出现),空肠和回肠内充满灰色稀薄的酸奶味的水样便,肠腔膨胀,肠壁肥厚、

4、充血而呈红褐色,尤其是空肠后部和回肠黏膜的皱壁部的肠黏膜面上有大量出血斑点,小肠表面黏膜呈弥漫性坏死,被覆厚层假膜(当伴有细菌等感染时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其他脏器无肉眼可见病变。5.诊断粪便卵囊检查,宜在临床症状出现后的2~3d常规实验室检查,饱和食盐水(d=1.2g/ml)漂浮区别诊断,球虫病易与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C型产气荚膜梭菌、蓝氏类圆线虫病的下痢混淆。6.治疗对于已发病仔猪必须尽早治疗,较为有效的办法是采用5%的三嗪酮悬液(拜耳公司生产,商品名为“百球

5、清”),因为百球清可阻断球虫的整个生活周期,破坏球虫细胞内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阶段。磺胺类药也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球虫病,其主要作用于球虫的无性繁殖阶段,必须连续用药5~7d才有效,但喂服困难,患病仔猪常不愿采食或饮用含治疗药物的饲料、饮水,以高浓度磺胺类药物配成糊状物涂于母猪乳头,可能异致仔猪因异味而不愿吮乳。7.防制措施完善母猪定期驱虫制度做好产房卫生是预防的关键8.体会与讨论当仔猪患过球虫病后,肠道上皮细胞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生长肥育阶段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因为其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因此,建议设法

6、减少人为因素给球虫卵囊生存提供的合适条件,一旦仔猪发生下痢,通过药物治疗尽管有效果,但在如此小日龄造成的损害通常是无法逆转的,明智的办法是科学合理的进行预防,换句话说就是设法切断感染环节,通过母猪定期使用球虫药及仔猪出生后3-5日龄口服百球清1ml/头可有效降低发病率。老鼠可能作为载体而将感染带入猪场,因此,猪场的定期灭鼠是切断此病传播途径的一项有效措施。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