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可防可治.doc

脑卒中可防可治.doc

ID:56356408

大小:17.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2

脑卒中可防可治.doc_第1页
脑卒中可防可治.doc_第2页
脑卒中可防可治.doc_第3页
脑卒中可防可治.doc_第4页
脑卒中可防可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可防可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脑卒中可防可治,高危人群须及早做脑健康检查脑卒中已成为导致中国居民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的疾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的人数超过25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超过150万。据估计,全国40岁以上人群中将近有1200万人曾经患过脑卒中,直接医疗费用高达375亿元人民币。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虽然那卒中病势凶险,但却是可防可控的。专家指出,如果患者与家属能抓住脑卒中防病前的蛛丝马迹,就可以为患者挽回宝贵的急救时间。至于如何预防脑卒

2、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定期接受脑健康检查,此外,对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干预与管理也非常重要。卒中预防需要双管齐下:即生活方式管理和药物管理。警惕先兆症状什么是脑卒中?浦南医院脑科主任、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宋冬雷教授在会上这样引述: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意外的破裂出血或急性的闭塞对脑造成严重的损害,其结果可能是死亡、昏迷、偏瘫、失语等,有着高致死率和致残率,是中国人口死亡原因第一位。卒中有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其中出血性卒中占10%~15%,缺血性卒中占75%~90%。出血性卒中:主要是全身性疾病在脑血管的损害,如高血

3、压,糖尿病等导致脑血管硬化破裂出血;脑血管自身存在缺陷,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动静脉瘘等破裂出血;脑肿瘤出血,如脑胶质瘤出血、垂体瘤出血等,俗称所谓“瘤卒中”。缺血性卒中:主要是以脑动脉硬化狭窄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身体其他部位栓子脱落造成脑血管堵塞;烟雾病导致多发脑梗塞等。那么脑卒中可控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毫不关心,对于身体发出的各种预兆毫不重视,那么卒中就是不可控的,如果患者与家属能抓住脑卒中防病前的蛛丝马迹,就可以为患者挽回宝贵的急救时间。其实任何卒中都有过程,都是慢性过

4、程急性发作的结果,这些慢性过程会发出一些异常信号,比如突发一侧肢体感觉减退、麻木、无力、感觉异常、面部麻痹、单眼黑朦,或者失语,癫痫样发作,无法解释的头痛、头晕、易疲劳等。出现征兆后如果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后做及时的检查与治疗,就有可能避免未来的灾难性后果。以上这些先兆症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但只要有先兆症状出现,就是脑卒中的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宋冬雷教授特别指出,在等待120急救车到来前,应注意不要搬动患者,在其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如遇患者抽搐,应迅速清除周围危险的东西。对于意识模糊的患者应维持其仰卧体位,保

5、持气道畅通;一旦出现呕吐,应换侧卧位,让其吐出,以防堵塞气道,佩戴假牙者应立即取出。何为脑健康检查脑卒中虽凶险但也是可防治的,如何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定期接受脑健康检查。浦南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刘卫东博士介绍,脑健康检查是采用核磁共振成像等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早期发现和预防脑及脑血管疾病。与一般体检有所不同的是,它针对可能发生的脑部疾病,对于脑部的检查比一般体检更加细致,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尚无症状的病灶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从而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早期治疗。刘卫东介绍:“我们通过脑健

6、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潜在的疾病或危险因素,如是否存在无症状性脑病变,包括脑内微小病变、脑梗死、脑白质病变、脑出血等;是否存在无症状性颈部、脑的主干动脉狭窄、闭塞;是否存在无症状性未破裂脑动脉瘤;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是否存在无症状性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这些潜在疾病可能可以解释某些患者一般体检无法明确原因的头痛、头晕、一过性黑矇、健忘、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脑健康检查,具体查哪些项目?刘卫东介绍,包括体重、血压、眼底等多个基本项目。除了常规健康体检项目以外,脑体检还会额外做一些对于脑的检查主

7、要有颅神经的检查和躯体神经的检查。刘卫东介绍,颅神经检查一般包括眼、耳两部分。眼是大脑的窗口,眼球的运动是否异常,眼底的血管是否正常,眼底是否有水肿,都可以提示颅内神经和血管有无损伤,脑血管有无硬化、狭窄,颅内压力有无增高。听力检查主要是有无耳鸣,听力下降等。躯体神经的检查主要是躯体的运动和感觉有无异常,比如:有无四肢无力,走路不稳,身体的发麻,疼痛、冷热感觉的减退等。主要的检查方法有:内分泌激素的检测;头颅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刘卫东建议以下人群应及早进行脑健康检查:年龄40岁以上者;感觉

8、处于“亚健康”状态者;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以及长期吸烟、饮酒者等;有肢体无力或麻木(即使时间短暂)者,头痛、头晕及耳鸣者,情绪不佳、睡眠不良者;记忆力下降或一过性健忘者;一过性黑矇者;有颈椎病者;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以及关注自己脑健康者。危险因素重点管理世界卫生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