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doc

ID:56363477

大小:6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6-12

上传者:asd881529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doc_第4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块骨头。  2、骨骼具有()()()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和()带动()()而实现的。  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一个物体称为()  6、运动的速度就是指()。  7、一个摆,摆锤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次。  8、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  9、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幼虫,蛹,()。  10、刚孵出的小蚕叫()。  11、蚕蛾的身体分为()部分,有()对足,它的触角是()形状的。  12、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  13、使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在()处。  14、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去掉外力后,还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15、()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7、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8226;古道尔)。  18、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推论。  19、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20、骨干里有()和(),骨髓可以制造()。  21、骨头中空的,里面的软物质叫()。  2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  23、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14 )的参与。  24、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另一个就()。  25、肌肉除了同骨骼一起完成运动以外还能保护()和()。  26、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如果选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则人()。  27、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28、(伽利略)根据教堂的吊灯不停的摆动,发明了“脉搏计”。以后又出现了摆。  29、(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力的单位是(牛顿)。  二、判断题:  1、所有的调查都可以独立开展。(对)  2、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错)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  4、所有的调查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目标。(对)  5、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对)  6、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椅子为参照物,司机动了,方向盘也动了。(错)  7、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错)  8、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错)  9、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错)  10、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对)  11、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对)  12、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错)  13、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对)  14、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对)  1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对)  16、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对)  17、骨骼是一个完整的骨架,一块或一群都不能称为骨骼。(对)  18、膝关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屈伸;上臂的活动方式只能是旋转;肩关节即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对)  19、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对)  20、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14 的美称。(对)  2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对)  22、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不会产生摩擦力。(错)  23、球、轮胎、泳衣、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性,当我们对物体施加了力使其发生形变时,它们才有了弹力。(对)  三、问答题:  1、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答:大米7克、面粉9克、黄豆36克、绿豆24克、豆腐7.4克、白菜2克、茄子2.3克、苹果0.4克、花生27克、猪肉9.5克、牛肉20克、人乳1.5克、牛乳3.3克、鸡蛋15克、鲤鱼17克、对虾21克。虽然人乳、牛乳、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与人体相符,所以营养价值较高,是膳食中最好的食品。  2、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运动能提高大脑的指挥能力,运动能延缓运动器官老化,运功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运动能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  3、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一、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二、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动。三、大重量训练要适可而止,用大重量训练,如果没有把握,最好请人保护。四、加强医务监督和训练场地安全检查。五、注意身体的警号。六、认真总结预防伤害的经验。  4、请举出生活中包含两种以上复合运动的物体有哪些?  答:在圆形操场上跑步,直升飞机起飞、易拉罐滚动  5、生活中哪些东西也是摆或是摆动?  答:钟表,秋千、节拍器  6、生活中对物体施加力以后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例子!  答:气球、橡皮泥、面粉  7、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利用物体的弹性的?  答:打篮球,跳水,乒乓球  8、力是无形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  答:看力所施加的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改变和形状改变。  四、牢记:  肩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膝关节——屈伸  桡尺关节——屈伸  指关节——屈伸  肘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颌关节——屈伸  髋关节——14 屈伸  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力)  汽车轮胎上的纹路(增大摩擦力)  轴承中的小钢珠(减小摩擦力)  车轮上的防滑链条(增大摩擦力)  流线型的船体(减小摩擦力)  鞋底的花纹(增大摩擦力)  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增大摩擦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3、人的手骨共有()块。4、骨(),它们可以(),不但能(),还能()。5、骨头里有()和(),骨髓能制造()。6、骨骼具有()、()、()的作用。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8、人体主要关节有:()、()、()、()、()、()、()、()。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和()的作用。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的参与。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带动()、()而实现的。15、人体肌肉共有()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14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在一起工作,一个(),另一个就()。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和()。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和()含量高的食品。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钙含量高的食品有:()。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的,呈(),中间有些凹下去。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14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14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18、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20、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21、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2、力有(大小)和(方向)。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14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14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题  一、填空  1、青春期男女______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____________的开始。  3、人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____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二、连线  呀呀学语     老年期勤奋学习      成年期十月怀胎     婴幼儿期生长迅速      学龄期颐养天年  胎儿期抚育后代       青年期努力工作    青春期  三、简答  1、简述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3、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4、我们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5、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试题  一、填空  14 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__________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__________现象。  2、__________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__________培育而成的。  4、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__________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__________。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二、判断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的果大色艳,子少肉厚的。(   )  三、简答  1、请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  3、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两种犬---安康羊。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人们所需要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_______年被发现的。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_______或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_______比做一本书,那么_______就是书页中特殊文字。4._______提出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______________》。14 5.自然界中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存了下来,而__________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6.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二、判断1.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2.化石就是生物。()3.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尺蠖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的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5.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6.经典的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演变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7.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以来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8.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动物脚印不是化石。()9.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10.化石只能在沉积岩中找到。()三、选择1.达尔文的巨著_______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的确立。A《天工开物》B《物种起源》C《自然选择》2.生物通过遗传、变异,从_______到_______,从_______到_______,发展着,变化着。A高级B复杂C低级D简单3.由于白色的羊毛好卖,牧民多选择白羊饲养,而少选择黑羊饲养,从而导致白羊数量增多,黑羊数量减少。这属于_______。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4.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_______色的了。这就是_______。A白色B黑色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5.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_______。A恐龙B长颈鹿C蟑螂四、简答1.化石是怎样形成的?2.什么是自然选择?举例说明。3.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4.列举出已经灭绝的物种和被称为“活化石”的物种。5.怎样制作化石模型?14 五、分析说明题:1.印度洋南部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你能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吗?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试题  一、填空1、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__关系。2、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_________,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__________,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__________。3、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乐生态平衡,如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4、食物链的源头是__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__。5、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写出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其他类似的成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判断1、沙漠中没有生物。()2、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3、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4、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5、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6、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三、简答1、请你说说下列生物伙伴是怎样合作的?A、小丑鱼和海葵。B蜜蜂和花。C、啄木鸟和树。D、鸟和果实。2、仙人掌为什么能够耐旱?3、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4、什么叫食物链?5、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6、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试题  一、填空1、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跳跃的青蛙____________,人跑步____________,融化的冰___________,电脑____________,风筝____________,太阳____________,人的食物____________,水力发电____________,14 2、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何东西只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2、能量越大,物体运动__________。3、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____________;(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____________;(3)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____________;二、连线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电能→声音           洗衣机电能→热能           收音机电能→光能           日光灯电能→动力           电磁铁电能→磁能           电饭锅三、简答1、写出下列能量的作用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中的化学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家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3、列举哪些是不可再生性能源?哪些是可再生能源?(至少三例)。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5、列举出几种新能源。(至少四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6单元试题《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  一、判断题  1、对一个问题可以作出多种假设,但只有一个和事实相符。()  2、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  3、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4、实验只有两种类型。() 5、一个假设只能用一种方式来验证。(14 )  6、做对比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  二、连线题  把下列科学原理与生活中的应用连一连  浮力原理焰火  杠杆原理救生圈  反冲原理不倒翁  冷热对流原理剪刀  重心低不易倒原理制冷空调装在高处  三、情景解答题  1、小李想做一辆一空气为动力的玩具小车,他在做之前应考虑一些什么问题:()、()、()。  2、当一张纸和一个小球同时从同样的高度落下的时候会()落地,原因是()。把两张同样的纸,一张不变,另一张揉成团再做同样的实验会()落地,原因是()。 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