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学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ppt

理想中的学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ppt

ID:56383860

大小:3.14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6-14

理想中的学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ppt_第1页
理想中的学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ppt_第2页
理想中的学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ppt_第3页
理想中的学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ppt_第4页
理想中的学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想中的学校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数学林丹群20111199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就是引领孩子追逐梦想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孩子放飞梦想最广阔的空间。学校应该是舒展心灵最安全的港湾。一所理想的学校应充满人文智慧和关怀,使校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乐园,成为教师工作和发展的乐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使师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你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为其准备什么样的人生。人生的航向是靠教育引导、校正的。对于人这种同样但不同质的生命体,理想的学校教育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要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应是差异教育而不是淘汰教育。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应是

2、“爱的教育”。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应该让德育之花遍开在学生心中 。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应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要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教育应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前提,促进教师全方位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第一,学校可以举办名师讲坛,邀请专家、院士、著名学者专题辅导报告和读书讲座,把讲坛办成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学习提高、思想交流、专业成长的课堂。第二,学校可以通过导师制、结对子的方式,借助学校教学名师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定期科研,开展教学观摩周活动,聘请相关教学专家来校指导,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我常想,如果在校长的周

3、围有一定数量的具备教师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又愿意在校长的旗帜下团结圈子内的人,过有自己的职业精神生活,这才是研究型校园、学习型校园、人文型校园的内涵所在。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应是差异教育而不是淘汰教育。学校教育应尊重个体生命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创办者英国教育家尼尔认为:“要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所著《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就是以夏山学校为榜样创作的。在夏山学校,学生有着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他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发展而不受考试限制,甚至可以不上课,只要他们喜

4、欢。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样做不等于放任、放纵学生了吗?没有了规矩、没有了约束,那些年幼无知的学童该怎样读书做人,还谈什么教育?然而,恰恰相反,夏山学校的成功,在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按照孩子成长的客观特点而进行教育的。因此,该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在这成功的背后,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启示。“因材施教”的理念,由教育家孔子提出,可是实施起来一直存在问题,甚至说归说,做归做,因为考试是统一的。另外,没有一个体系帮助老师去“因材施教”,能不能顾及个体差异,就完全看老师的水平和学生的悟性了。但是我发觉,美国的阅读教育还真做到了。我们不妨遵照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思

5、路,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一位华裔女学生所在的学校,采用了“复兴阅读”公司开发的一个“加速阅读”项目。该项目将大量图书分门别类,按照词汇量和难度,分成不同级别。这级别的学名叫学力发展水平范围,简称ZPD. 每个学生经过测试,有自己的ZPD。学生或许在同一个年纪,但测试后反映出来的学力不一样,老师就会推荐不同读物。比如该女生现在上四年级,但是经测试,她的水平为8.5,亦即阅读水平相当于八年级入学后第五个月的水平。这样的话,老师就不建议她读四年级的材料。而是选择8.0以上的材料。我理想中的学校教育,应是“爱的教育”。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深深地被这本书里的校长感动了。他全心全意的为

6、学校里的孩子们付出。虽然那时候是战争时期,他还是给孩子们最快乐的童年。豆豆因为淘气被退学了,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接受了她。“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巴学园”的教室: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巴学园”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师生之分,无论老师、学生,甚至校长都是好朋友,完

7、全丢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或许,有许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异想天开,它对爱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要求。但我觉得这是许多孩子的心声。小林作为校长苦心经营的学校——巴学园,一个教育的理想乐园,尽管它只存在了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但它成为了孩子们真正想去的地方,它让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的成长。从小林校长的教育中,我看到了宽容,看到了博爱。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小林先生那样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不断地发现他们特有的品质,给他们充分的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