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检测实验.ppt

甲胎蛋白检测实验.ppt

ID:56384938

大小:50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6-14

甲胎蛋白检测实验.ppt_第1页
甲胎蛋白检测实验.ppt_第2页
甲胎蛋白检测实验.ppt_第3页
甲胎蛋白检测实验.ppt_第4页
甲胎蛋白检测实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胎蛋白检测实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甲胎蛋白检测实验2016年12月28日Part1Part2Part3目录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结果与分析Part4实际应用Part51.判断该方法检测甲胎蛋白的难易程度。2.实验该方法是否便于作为临床检测甲胎蛋白使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原理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和催化剂(AP)、加速剂(TEMED聚合成的三维网孔结

2、构(凝胶)。据有无浓缩效应可将电泳分为两类:(1)连续系统:缓冲液pH值、凝胶浓度相同,带电粒子靠电荷及分子筛效应区分。(2)不连续系统:缓冲离子成分、pH值、凝胶浓度不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由电效应、分子筛效应、浓缩效应区分。SDS-PAGE的原理是:依靠SDS带有大量负电荷来掩盖蛋白质表面的净电荷:同时由于在电泳溶液中加入了SDS和巯基乙醇,因此它还可以改变蛋白质构象:原理原理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

3、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技术流程实验步骤(一)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制胶(1)将配制好的分离胶液倒入两块玻璃板之间的凝胶室中,待胶液加至距短玻璃板顶端约1.5cm处时停止灌胶,然后在胶液表面上小心加入厚约0.5cm的水层(2)待凝胶和水之间出现清晰界面时,说明分离胶已聚合,大约30min完成聚合。倾去分离胶上层的水,将配制好的浓缩胶液加到分离胶上,至接近短玻璃板的顶端,插上样品梳,放置待其聚合。30%丙烯酰胺贮备液:29.2g丙烯酰胺,0.8g甲叉双丙烯酰胺,加重蒸水至100ml。浓缩胶缓冲液:0.5mo

4、l/LTris-HCl,pH6.8。分离胶缓冲液:3mol/LTris-HCl,pH8.9。10%过硫酸铵: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10%SDS10%TEMED封闭液及抗体稀释液:5%脱脂奶粉-TBS,每组配10ml。底物溶液:2.5mg二氨基联苯胺(DAB)+10mlTBS+10μlH2O2,临用前配制。电极缓冲液:甘氨酸11.28g,SDS0.4g,Tris2.4g,加水至800ml,pH8.3。样品缓冲液:0.1mol/LTris-HCl缓冲液,pH6.8,20%甘油,4%SDS,10%巯基乙醇,0.005%溴酚

5、兰。TBS(Tris-HCl,NaCl)缓冲液:20mmol/LTris-HCl,500mmol/LNaCl,pH7.5,每组配150ml。TBST:取100mlTBS,加250μl20%Tween-20。材料及常用试剂(二)蛋白质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至固相支持体1.放置NC膜和胶条:⑴.切割与胶尺寸相符的硝酸纤维素膜,用甲醇浸泡15s,水2min,再浸入转移缓冲液中。⑵.准备2张滤纸和海绵一起浸泡在转移缓冲液中。⑶打开转移转移槽的胶板,依次放入:a.一张浸湿的海绵b.一张浸湿的滤纸c.用转移缓冲液冲洗过的胶

6、,并小心地赶走滤纸和胶之间的气泡d.硝酸纤维素膜,在膜的右下角剪一小角,以标明电泳方向e.一张浸湿的滤纸f.一张浸湿的海绵。2.配制电极缓冲液:甘氨酸14.1g,SDS0.5g,Tris3g,加水至1000ml,pH8.3。每组配1000ml。3.制样:5μl人血清,加45μl水,再加50μl加样缓冲液。沸水浴加热8分钟,10000rpm离心2分钟,取上清液作为样品。另按说明书制备好蛋白质分子量标准样品。4.加样:(1)加入电极缓冲液,拔出胶的样品梳;(2)选3个样品槽,用微量进样器加样,中间槽加入5μl分子量标准

7、蛋白样品,两旁槽各加入10μl人血清样品。5.电泳稳压120V/200V电泳,当溴酚蓝前沿到达距底部0.5cm左右时,停止电泳。(二)蛋白质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至固相支持体按胶侧为负极,膜侧为正极的方向放入转移电泳槽中,加转移缓冲液至满。插好转移电泳装置的电极,打开电泳仪开关调至稳压130V,电转1h,转移结束后打开胶板取出硝酸纤维素薄膜。(三)对固定于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的甲胎蛋白进行染色1.封闭:加封闭液1ml,37℃摇床上摇动1h.(1)与第一抗体结合弃封闭液,加入适当稀释的1ml第一抗体溶液,封口后37℃

8、摇床上轻轻摇动2h。取出膜,用TBST洗膜3次,每次5min。再封入一新的塑料薄膜袋内。(2)与酶标第二抗体结合加入适当稀释的1m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37℃摇床上轻轻摇动1h。取出膜,用TBST洗3次,每次5min,最后用TBS溶液洗1次,以去除Tween-20。2.加底物溶液显色将膜浸入10ml底物溶液中,至显色清楚后,用水清洗,以除去多余的底物。转入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