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种植技术规程.doc

灵芝种植技术规程.doc

ID:5641784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3

灵芝种植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灵芝种植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灵芝种植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灵芝种植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灵芝种植技术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灵芝种植技术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灵芝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灵芝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人工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干制。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旌德县灵芝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无公害灵芝生产质量标准3.培养料3.1主料木屑、段木3。1.1树种壳斗科的水青冈属、栲属、石栎属、麻栎属;金缕梅科的蕈树属、枫香属、马蹄荷属、

2、水丝梨属、蚊母树属;桦科的木属;榛科的鹅耳枥属;胡桃科的化香属;杜英科的杜英属;猴欢喜科的猴欢喜属;漆树科的漆树属、黄连木属;大乾科的乌桕属;豆科的黄檀木属、相思树属和李科的枳属等树种。不允许使用香樟树及松树、杉树等针叶树种。3.1.2理化性状杂木屑细度在5mm以下,新鲜,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无油污。pH值8.0左右,总氮含量不低于0.3%,不允许使用长期堆积发酵的木屑。3.2辅料3.2.1麦麸按NY/T119规定执行。3.2.2赤砂糖按QB/T2343.1规定执行。3.2.3白砂糖按GB317规定执行。3.2.4石膏按GB/T5483规定执行。3.2.5

3、塑料筒袋袋长550mm~600mm、袋宽150mm~170mm、薄膜厚0.04mm~0.06mm,物理机械性能按GB12025规定执行。4.灵芝菌种的制备4.1母种培养基配方及制备4.1.1母种培养基多采用马铃薯一琼脂(PDA)培养基,其配方: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1~2片,水1000毫升。4.1.2制备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基制成后,调节pH值4~6,分装试管,高压灭菌30分钟,稍冷却后摆成斜面培养基。4.2灵芝纯菌种的分离常用有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两种。4.2.1组织分离法在无菌的条

4、件下,选取新鲜、成熟的灵芝,于菌盖或菌柄内部切取一小块黄豆大小的组织块,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置温度24~26℃下培养7~10天;当白色菌丝布满斜面时,即得母种,然后再扩大培养成原种和栽培种。5.2.2孢子分离法在无菌的条件下,取新鲜成熟的灵芝菌,于马铃薯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温度控制在24~26℃左右,培养基表面上便形成与子实体(小灵芝)相似物,在贴近管壁处形成菌管,自菌管管口中散发出孢子粉,便是纯孢子粉,将此孢子粉接种到培养基上获得一层薄薄的菌苔状的营养菌丝,即得灵芝纯菌种。5.灵芝的人工栽培灵芝的人工栽培方式有:段木栽培法,瓶栽法、袋栽培法、树桩栽培法、天

5、然带菌物引种法等。5.1段木栽培法利用段木栽培方法,灵芝的质地坚厚,有光泽,酸含量高,产品符合出口要求。5.1.1栽培季节接种时间可安排在10月下旬至12月,也可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当年埋木均可收2-3批子实体。12月上中旬以前接种的,第2年3月可排场埋木,当年产量占总产量70%以上,2月上旬接种的4月排场埋木,当年占总产量55%。5.1.2.原材料阔叶树的树种都适于栽培灵芝,但以材质坚硬的阔叶树产量高,栽培灵芝的好树种有壳斗科、金缕梅科、桦木科的等树种。一般段木选择树皮较厚、不易脱离,材质较硬,心材少、髓射线发达,导管丰富,树胸径以8~13cm为宜,落叶初

6、期砍伐,不超过惊蛰。砍伐后,抽水10~12天,随之截段,用于横埋栽培方式的段木长度30cm、竖埋的椴木长度为15cm,含水量35~42%。培养料以杂木屑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麦麸、石膏粉等辅料;塑料袋采用厚0.45-0.6厘米的低压聚乙烯筒料,袋口直径有14、15、20厘米等不同规格,袋长45-55厘米。5.1.3.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准备(原木砍伐,截段)→装袋→扎口→灭菌→接种→菌丝培养→上床覆土→出芝管理→灵芝采收。5.1.3.1装袋将原木截成30厘米长段木,装袋,段木底、表面放木屑培养料,扎口,采用常压灭菌在100℃下维持12-14小时。5.1.3.2接种

7、将灭菌后的袋装段木搬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冷却,严格按无菌操作接种,每立方米段木一般用种量为90-130瓶,接种量大能加快菌丝定植,降低污染率。5.1.3.3菌丝培养培养室在放入段木袋之前进行消毒处理,将接种的段木袋按“井”字形堆放,室内温度在20℃-25℃下进行遮光培养,1周后培养室每天中午通风1次,随着发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大通风量。约经60-70天以上菌丝成熟,此时进行埋土培养。5.1.3.4上床埋土选择背风向阳,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场地搭建阴棚,在菌木进入阴棚之前,清除杂草、虫害等,太阳曝晒数日后做畦,畦宽100-120厘米,深20厘米,留有走道,畦床撒

8、灭虫、灭蚁药,选择气温在16℃-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