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影响价格教案

供求影响价格教案

ID:5645772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1

供求影响价格教案_第1页
供求影响价格教案_第2页
供求影响价格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供求影响价格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供求影响价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供求如何影响价格的基本内容。 (2)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2、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二、重难点教学重点:价格受间接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只能通过改变该商品供求关系才能影响价格;买方市场和

2、卖方市场。教学难点:分析需求曲线图三、导入教师给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几个相关问题及回顾上节知识,并由对视频的思考引入课堂。四、新授(部分参考PPT)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卖方市场价格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改变影响(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买方市场(价格下跌)(一)   什么是需求?1、含义: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点上和某一价格条件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它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消费者能够购买(有支付能力),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

3、。一般地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它的需求量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2)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分为相互替代的商品和相互补充的商品。在消费过程中,有些商品可以互相替代,例如:牛奶与豆浆、牛肉与羊肉、煤炭与石油等。在互为替代的商之间,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对另外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在消费过程中,有些商品可以互补,例如:羽毛球与羽毛球拍、汽车与汽油等。在互补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3)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收入水平不同,需求的数量和种类就不同。一般而言,增加收入会导致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相反,收入下降

4、则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4)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是否喜好及喜好的程度。消费者在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商品,他的偏好起着重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消费者的偏好会受到社会消费时尚的影响,而消费时尚受到广告效应的影响,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到对商品的需求。(5)消费者的预期。包括对自己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上升,商品价格水平会上涨,则会增加现在的需求;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下降,商品价格下降,则会减少现在的需求。总之,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价

5、格和收入主要影响购买能力。价格包括商品本身价格,也包括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预期主要影响购买欲望。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需求。(二)   什么是供给?1、含义:与需求相对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经济学中的供给,仍然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2、影响供给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即生产者供给的数量取决于他能否获得最大的利润。除此之外,决定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因素还有以下几项:(1)所供给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上涨,生产者就愿意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供

6、给;反之,价格下降,生产者则会减少供给数量。(2)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费用直接构成生产成本。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就会减少,供给数量也会减少;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供给量则会增多。(3)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化。一是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与生产者所供给商品具有替代性或互补性关系的商品,如果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化。二是改变生产要素的用途所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化。如果其他商品的价格盈利性更高,而转产又比较便利,生产者就可能转产,从而会造成原先所生产商品供给量的减少和新生产商品供给量的增加。(4)生产

7、的技术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从而使生产者提供更多的供给。(5)生产者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经济持乐观态度时,他就会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如果持悲观态度时,他就会减少商品的供给量。在这里,价格与预期主要影响供给的欲望,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技术水平主要影响供给能力。一般来说,影响供给的因素比影响需求的因素更为复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上,供给要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3、需求曲线图▲(参见PPT)五、高考链接(题目见PPT)六、小结(参考PPT)七、作业(参考PP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