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doc

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doc

ID:56458175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4

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doc_第1页
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doc_第2页
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在一个转动的笼子里,一个老鼠在里面不停地、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很多人会嘲笑老鼠的愚蠢和无知。其实人也聪明不到哪里。    如果把金钱比作笼子的话,人又何尝不是老鼠呢?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许许多多“聪明”人,何尝不是毕其一生在为金钱奔跑、忙碌、焦虑、苦恼、忧伤甚至痛苦。再往不好一点地说,人还不如老鼠,毕竟老鼠不“聪明”,也就少有痛苦和烦恼。做一个像老鼠一样的不“聪明”、像阿Q式的人,这也许就是一些智者们才能达到的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境界吧。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能跳出这个“笼子”,才能少有痛苦和烦恼。但两种人除外,一种是像卖火

2、柴的小姑娘类的,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是所谓“没钱万万不能”的人,另一种是类似比尔盖茨式的“钱不是万能”的人。    绝大部分的人(无论好人和坏人)都需要钱,想要更多的钱,那么要更多的钱干什么呢,要更多钱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幸福。人活着其实是为一个又一个的幸福而活着的,而动物是为了生存而活着的,这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那么金钱和幸福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就是说如果人没有金钱,人就没有幸福。就好比算术里“零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零”的定律一样,没有钱什么都无从谈起,包括幸福。因为没有钱,人就无法生存,人不能生存,哪有幸福可言。    其次,

3、钱不是万能的,也就是说许许多多,或者说大部分的幸福,用钱是买不到的。比如,比尔盖茨就品尝不到死里逃生时的幸福,品尝不到得到世界冠军,拿到金牌时的幸福,品尝不到离散家庭获得团圆时的幸福,品尝不到当总统时的幸福.....。      钱和幸福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关系,而没有必然的联系。有钱人都幸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钱的人都不幸福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假设某个人渴求买辆小轿车,当他的目的达到时,他就得到了幸福,心里一定美滋滋的;当他开车出了事故,遭遇不幸时,他可能很后悔,此时假设能让他回到没车前的生活状态,他一定会答应的。人们对钱的钟爱或崇拜,往往看到的是第一种假设,从而认

4、为,有钱就有幸福,没钱就没有幸福;对于第二种假设,人们往往很少去想,或不乐于去想。但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像第一种假设一样地想一想,是不是可以得出有钱就有不幸,没钱就没有不幸的结论呢?    其实,当人们拥有足够多的钱的时候,人们所能获得的幸福反而会越来越少,这是很多人往往预想不到的,但这是事实,是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来,被西方专家证实了的事实:《美》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在《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的文章中叙述到“假如你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线图,你会发现所绘制的曲线多呈向上的走势。可以说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实际’

5、收入水平、人均寿命、住房面积、小汽车的人均拥有量、每年拨打的电话次数、每年旅行的次数、所获得的最高学位、智商分数等都在提高。然而,当我们转至人们的内心,幸福指数在近50年来没有任何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欧美人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只有幸福除外。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但人们却没有觉的更幸福。社会进步中的这一悖论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幸福.’或‘主观幸福感’这个课题。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兰研究发现,在1950年,约60%的美国人说自己是幸福的,此后这个比例除偶尔起伏之外几乎没有大变动,同时认为自己“非常幸

6、福”的美国人的比例却由1950年的7.5%降至今天的6%,而且还在继续下降。最突出的变化是抑郁症患者增多,此外还有数百万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却感受不到生命应有的快乐与满足。”“金钱和物质与幸福感仅略微相关——几乎所有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支持这一基本结论”.   那么幸福与什么有直接的联系呢?或者说,幸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呢?    通过对幸福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渴求,也就是说,只有在渴求的前提下,人们才能获得幸福,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所以说,渴求是幸福的直接和唯一来源。渴求就是人们的向往,是一种对目前还没

7、法实现的事情的期待。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获得了满足或部分满足的一种愉悦的感受。    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幸福的资源(也就是来源)是不可以再生的。因为,当我们享受过一个幸福时,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幸福来源的渴求程度会随着享受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直至为零,也就是说人们享受同一个或同一类渴求的幸福的次数只有N次。好比人们骑自行车车,刚学会骑车的幸福感是很强的,总想多骑骑,多转转,当骑车次数的达到足够多的N次时,这种幸福感就降为了零了。    因为幸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所以,在金钱和物质世界里,每个人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