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研究进展概述.pdf

艾叶研究进展概述.pdf

ID:56485374

大小:6.54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24

艾叶研究进展概述.pdf_第1页
艾叶研究进展概述.pdf_第2页
艾叶研究进展概述.pdf_第3页
艾叶研究进展概述.pdf_第4页
艾叶研究进展概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叶研究进展概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43卷第8期—15—王惠君,王文泉,卢诚,等.艾叶研究进展概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8):15-19,4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5.08.005艾叶研究进展概述12222王惠君,王文泉,卢诚,王海燕,陈新(1.琼州学院,海南三亚572022;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摘要:艾叶作为治病药物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通过综述艾叶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栽培,以及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艾叶燃烧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方

2、面的研究进展、生物学研究进展和应用,指出在艾叶资源的多样性、DNA分子水平的基因表达、化学成分定量的基础性研究以及有效部位、有效成分作用机理的药理性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旨在为艾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研究思路。关键词:艾叶;分子标记;资源的多样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燃烧物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015-05艾叶是菊科植物艾草(ArtemisiaargyiH.Lév.&Vaniot)2栽培[1]的干燥叶,一般入药成分是在春、夏2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后晒干

3、或阴干的叶,别称艾蒿、蕲艾、家艾、甜艾、灸草、医2.1选地与播种草等。我国现存的早在战国时期的医书《黄帝内经》中虽然大面积药用艾草的种植优先选择在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收载的药物较少,作为其中的艾叶却是所提到的药物之一。排灌条件好的土地,但艾草对土壤、气候有较好的适应性,耐在陶弘景《名医别录》中,将艾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其功效严寒,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如果是在民间散种,大都在后,人们对其广泛使用。中医学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认为艾地头、田边、荒地、山坡等。艾叶播种一般为条播和撒播,应首叶性味苦、温、辛,有逐寒湿、温经、理气血、止血、

4、安胎等功选条播,通风透光性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先用新高脂膜拌[2]用,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各类杀虫止痒、出血症、内科、妇种以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菌、病毒的感染,同时可以加强种科等疾病。艾叶作为治病的药物大概有2000年以上的历子的呼吸强度,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整地、下种以后,再用史,特别是近年来对艾叶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洒土壤表面。拓展。2.2田间管理以根状茎分株式繁殖,春季3—4月地上部分未长出前,1艾草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挖掘艾草株丛,选取嫩根状茎,折成10~15cm根段,以行株艾草为

5、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高45~120cm,茎直立、圆距35cm×35cm挖穴,3~4根/每穴,填土压实后浇水。施柱形且具明显棱,基部大部分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分枝从肥、除草2~3次,一般在5、7、9月采收后除草、施肥,施肥最中部以上开始;互生,单叶,在茎下部的叶片在开花时随即枯好用人畜粪肥。栽培3~4年后,老株要重新栽培。萎;中部的叶片具有短柄,叶片呈卵状椭圆形,具有羽状深裂,2.3病虫害防治裂片为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有粗锯齿,上面为暗绿色,稀被在叶面喷施壮茎灵可以使艾草的茎秆更加粗壮,从而提白色的软毛及腺点,下面为灰绿色,密被

6、灰白色的绒毛;近茎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以降低农药残留。要顶端的叶片无柄,有时全缘,披针形;花序为总状,顶生,由多加强对病害、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可以采用叶面喷施新高脂数的头状花序集合生成,花期为7—10月。膜的方法来加强防治效果,使艾草尽可能提高叶面的光合作艾草在我国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约28个省(市),约用效能,促使禾苗茁壮健康成长。有28个品种,华东、西南、东北、华北、西北部分地区均有分2.4收获加工布。目前艾草仅有少量种植,大都数生长于荒野、草地、路旁最好在春夏两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阴干或晒干都等。

7、艾草耐寒旱,适应土壤气候的能力较强,在肥沃潮湿的土可以。壤中生长旺盛。3艾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艾叶在药理性作用方面的研究广泛收稿日期:2014-08-06进行,特别是现代化提取分离技术的日益完善,现代人对艾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61140363、31000537、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更加深入。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艾叶31171230);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类、鞣质类、三萜类、桉叶烷ITBBZX0843);国家“973”计划(编号:2010CB126

8、601)。[3-5]作者简介:王惠君(1981—),男,山西原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类、多糖类、微量元素等。艾叶所含的组分还是相当复杂从事生物资源多样性研究。Tel:(0898)88651860;E-mail:的,其成分组成以及主要成分含量也是随着产地、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