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下册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doc

ID:56501185

大小:1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5

七年级科学下册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和真菌的繁殖【课前自学、课中交流】1.真菌的种类繁多,已经记载的真菌约有10万种,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常见的真菌有用于酿酒、制作面包的________菌,引起食物霉变的________菌,可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__________菌等。2.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哪两类?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分别属于哪一类?3.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其生殖方式主要是什么?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制备面团】:取活性干酵母半匙倒人50毫升温水(30℃左右)中,充分溶化后,分批加到100克面粉中,边加边用手搅动,充分

2、揉捏面粉形成面团A。另取50毫升温水(30℃左右),分批加到100克面粉中,充分揉捏面粉形成面团B,作为对照。【面团发酵】:将面团A和B分别置于2个相同的碗中,盖上保鲜膜,于温暖环境中发酵50分钟左右。拿出2个面团,观察它们发现面团A明显变大、变软,面团B无明显变化。撕下一小片,观察面团内部的变化有面团A有内部出现许多小孔,面团B内部无类似现象。(1)根据上述描述完成下表:水温水的体积面粉的质量有无酵母是否充分揉捏面团A面团B(2)根据实验观察的结果,你认为面团发生的变化与酵母菌有关系吗?(3)你还想利用此面团来研究与酵母菌相

3、关的什么问题?5.常见的霉菌有哪几类?在自然界中,霉菌的主要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繁殖的?1.学会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和技巧,下面是某个同学未完成任务的表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完成,并思考相关问题。结构生物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动物植物细菌真菌(1)细菌和真菌有哪些相同点?(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我们平常所食用的食物中,有哪些属于真菌?请写出5~6种来。3.阅读课本第38页“食物的保存”,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食物保存方法有哪些?你能说说它们的原理是什么吗?(2)由此你认为微生物的生长与哪

4、些因素有关?4.请结合具体实例,说说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利弊关系【拓展提升】1.面包发霉时长出的“毛”属于()A.细胞B.细菌C.小型植物D.真菌2.下列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的是()A.细菌B.曲霉C.酵母菌D.木耳3.香菇和木耳都属于真菌,以下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都是单细胞生物C.细胞没有细胞壁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1.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酿制葡萄酒利用了()A.醋酸菌的发酵B.乳酸菌的发酵C.霉菌的发酵D.酵母菌的发酵2.大量细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败,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段时间不腐败,

5、主要是因为在冰箱这个环境中()A.细菌很少B.细菌繁殖很慢C.没有细菌D.细菌都冻死了3.下图是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1)其中图_____是酵母菌,图_____是细菌.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者所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的细菌从形态上看属于_______菌.除此之外还有______菌和______

6、_菌。(5)酵母菌与高等动物细胞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细菌与玉米叶肉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为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毅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而后将甲、乙装置放在25℃的室温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内;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均未变质.请据此分析作答:(1)肉汤加热煮沸15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根本原因是()A.室温保持在25℃B.弯管阻挡细菌进入肉汤中C.选用的肉比甲好D.没有空气可以进入乙试管(3)甲、丙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___。(4)丙装置中的肉汤也没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实验说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堂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