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_区域地理_考点51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

最新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_区域地理_考点51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

ID:56542399

大小:86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6-27

最新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_区域地理_考点51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_第1页
最新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_区域地理_考点51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_第2页
最新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_区域地理_考点51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_第3页
最新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_区域地理_考点51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_第4页
最新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_区域地理_考点51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_区域地理_考点51_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5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年考情统计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9考,分值98分2015新课标Ⅱ,1、2,8分2015海南,21,10分2014浙江文综,6,4分2014江苏,28,14分2013浙江卷,37⑶,8分2013广东卷,41,28分2010年——2015年全国课标卷必考本考点,侧重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表现及危害;人口、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0.6左右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直接考查本考点频率不高,以具体案例的图表资料和区域图

2、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甲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图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图甲图乙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

3、90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1820(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图形解读】【答案】⑴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

4、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⑵① ⑤ ⑥⑶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⑷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考点透析】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们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从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来看,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城市化也会促进工业化。相反,工业化超前或滞后于城市化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从而

5、限制工业化的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如图所示:2.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因素一个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得到长足发展,但发展条件明显不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发展历史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起步晚、发展快工业中心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珠海工业部门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国内腹地大小(受南岭影响)产业基础强弱科技实力强弱人才队伍大小3.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道

6、路的差异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改革开放后,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以及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等,但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并非没有差异,不同的地域表现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种模式。模式主要推动力过程珠三角模式工业化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温州模式工业化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东北模式工业化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工业化靠近大城市→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云南德宏模式边贸发展边境贸易发展→城市化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区域

7、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些是共性的,如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但是由于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关于问题的解决对策,要注意从

8、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进行分析,与问题的具体问题相对应。下表是珠江三角洲和江苏省城市化问题与对策的对比:珠江三角洲江苏省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日益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