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ID:5656527

大小:4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1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_第1页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_第2页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_第3页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2).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2.过程与方法学会应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二、学习重点:中国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特点三、学习难点: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及原因四、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等五、学习过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图2.1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通过读图,掌握以下内容:①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②中国正好位于这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最为严重。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

3、占了8起。4原因:(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图2、2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思考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点拨: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总特征是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1.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是由于(1)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

4、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发达,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2.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见下表)。地域分异原因旱灾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低温冷害台风4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图2、3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1978—2000年)通过读图分析可以知道:我国人口分布自_____向_____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省。结论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图2、4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1978—2000年)通过读图分析可以知道:我国东部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______、______、等省,也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结论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____,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____,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图2、5中国因灾死亡牲畜(1978

6、—2000年)通过读图可以知道: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是西部地区。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图2、6中国自然灾害区划通过读图可以知道:①1、2、3和4灾害带位于季风区,以暴雨、洪水、内涝、台风、风暴潮、虫灾、冷冻等气象灾害为主要灾害(受不稳定的大气环流影响),地震也是本区的主要灾种(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地壳运动活跃)。②第二级阶梯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的地区。这里是中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和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③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而且有大

7、面积的内涝区;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的影响;北部有旱灾和虫灾,本带是我国的重灾区。中部灾害带位于第二级阶梯上,南北差异显著,南部地区地壳不稳定,降水多,加上植被破坏严重,滑坡和泥石流多发,而北部则以虫灾、雪灾、旱灾为主。④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西部地区分为南北两个灾害带。自然灾害地域差异:4分布地区主要灾害形成原因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1.海洋灾害带2.东南沿海灾害带3.东部灾害带4.中部灾害带5.西北灾害带6.青藏高原灾害带六、当堂检测1.根据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可将我国划分为哪6个灾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