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3.1.1 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高中化学 专题3.1.1 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ID:56666962

大小:12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化学 专题3.1.1 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高中化学 专题3.1.1 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高中化学 专题3.1.1 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3页
高中化学 专题3.1.1 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4页
高中化学 专题3.1.1 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专题3.1.1 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3.1.1醇学习目标1、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2、掌握醇类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原理。3、了解醇类的结构特征、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自主预习1、羟基与______相连的化合物叫醇,羟基与_______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酚。2、根据醇分子中羟基数目的多少,醇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______。3、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____色_____味____体,密度比水_____,易____,易溶于水,能与水以____互溶,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俗称_____。4、乙二醇的结构简式______,用途__

2、______;5、丙三醇的结构简式______,俗称________,用途_______。6、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______沸点高,因为醇分子间形成了________。7、碳原子数相同,所含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________。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醇的结构叙述中正确的是()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B.含有羟基官能团的有机物一定是醇C.羟基与烃基碳相连的化合物就是醇D.醇的通式是CnH2n+1OH2、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A.水B.甲醇C.乙醇D.乙烷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取一小块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入盛有乙醇的烧杯中,观

3、察现象。【思考与交流】1、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该如何书写?乙醇的官能团是什么?2、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现象如何?与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问题?3、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进而推断乙醇与钠反应时的断键位置在哪儿。【归纳整理】1、钠与乙醇反应时,钠沉在液面以下,不荣成小球,没有嘶嘶的响声,有气泡生成,反应较为平和。2、钠与乙醇反应没有与水反应剧烈,说明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水中氢原子活泼。3、钠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断键位置为羟基中的氧氢键断裂,一个钠原子取代了羟

4、基上的氢原子,该反应为取代反应。4、乙醇不但可以和活泼金属发生取代反应,还可以和浓氢溴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方程式为:CH3CH2OH+HBrCH3CH2Br+H2O。【学以致用】1、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mol氢气。C.乙醇能溶于水D.乙醇能脱水2、甲醇、乙二醇、丙三醇分别与足量钠作用,产生等量氢气,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6:3:2B.1:2:3C.3:2:1D.4:3:2探究活动二乙醇的消去反应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

5、)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至170度,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病记录实验现象。【思考与交流】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上述实验过程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在哪儿?3、为何要迅速升至170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4、实验现象如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断键位置在哪儿?5、什么是消去反应?所有的醇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吗?什么样的醇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呢?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归纳整理】1、圆底烧瓶不

6、能直接加热,要垫上石棉网后再加热。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面以下,因为它控制的是溶液的温度。2、温度要迅速升至170度,目的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在140度是,乙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3、10%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杂质。(乙醇与农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碳化现象,因此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杂质,而二氧化硫既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要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碳。)4、现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实验结束后,要先撤导

7、管后撤酒精灯,目的是防止倒吸。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7、消去反应。并不是所有的醇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方可发生消去反应。8、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学以致用】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CH3OHB、CH3CH2OHC、(CH3)3CCH2OHD、(CH3)3COH探究活动三乙醇的催化氧化将光亮的铜丝下端绕城螺旋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观察现象。将又变光亮的铜丝再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再迅速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