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ID:56669948

大小:60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江苏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考试说明——有的放矢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二、考点知识梳理——积聚能量,蓄势待发考点一、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人类文明时期特点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采集、渔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

2、本身。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信息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完善,得到公认。考点二、环境问题1、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和(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城

3、市地区主要表现为,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①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净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

4、荒、过度放牧等。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考点三、可持续发展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内涵概括为:的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巩固提升】下图是“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图中A代表系统,B代表系统,C代表系统,D代表。(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5、:、、。2、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①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②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③实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④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⑤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⑥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3、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1)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状态;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人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基数、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4、

6、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减少过度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购物、倡导简朴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水等等。【知识链接】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

7、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2.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产模式——清洁生产在工业生产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它从原料的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4.绿色食品(greenfood)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

8、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三、亲历学测——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体验1、【2008年第27题】图13是()A.节水标志B.绝色食品标志C.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