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球运动学案.doc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球运动学案.doc

ID:56699327

大小:95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5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球运动学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球运动学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球运动学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球运动学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球运动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地球运动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地球运动【考纲要求】1.结合最新的科学探索考查地球的特殊性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以区域太阳辐射分布图,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影响因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结合新闻材料、生活现象、日照图等形式考查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的计算、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季节的判断等4.以实际生活知识,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等为切入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5.结合新发生的地震、火山等灾害,考查地震波的特点及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课内探究案一、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从多角度综合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

2、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地势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

3、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如:世界太阳辐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地处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受副高控制,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而太阳辐射强。2.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差异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例1太阳辐射

4、是地表能量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我国与全球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右下图)(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 D.大气密度(2)从材料一中可以判断出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3)试分析我国30°N东部与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的原因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项 目影 响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有相关性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出现极光现

5、象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例2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观测右图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阅读潍坊本二轮专题一)1.确定太阳光照图中时间计算的突破点的方法①看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确定日期如南极圈内全是极夜(北极圈内全是极昼)为6月22日,相反为12月22日;全球昼夜平分为3月21日或9月23日②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时间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

6、在的经线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点③正确找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确定时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当地地方时12点④据当地的地方时12点,确定昼夜情况当地的地方时l2点所在的经线平分白昼⑤找两条经线的经度差确定时间根据两地的经度差可求出两地的时间差⑥找纬线上平分黑夜白天的点纬线上平分黑夜的点所在的经线为0:00,平分白天的点所在的经线为12:00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1)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②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一点的昼长=另一点的夜长;③任何地点:6月22日昼长+12月22日昼长=24小

7、时;(2)计算方法:①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推算:昼长=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12一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一12)×2②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l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l5°3.确定日出、日落时刻的方法(1)日出时刻=12h一昼长÷2;日落时刻=12h+昼长÷2;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h例3读右图回答下列三个小题(1)若AB弧表示2015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时间, 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            )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