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古镇景点资料.doc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doc

ID:56710706

大小:1.9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7-05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doc_第1页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doc_第2页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doc_第3页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doc_第4页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沙湾古镇景点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沙湾古镇资料(概览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概览沙湾古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占地面积2300多亩,始建于南宋,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在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沙湾形成并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和商业遗址、民居遗址保存完好,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饮食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长盛不衰。近年来,沙湾镇分别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中国文化旅游名镇、中国兰花名镇、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点、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专业镇标准化示范点、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面红旗”等众多荣誉称号,是目前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二、历史文化1、物质文化遗产石阶石巷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古镇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区约48.9公顷,涵括东村、南村、西村、北村4个村落,其中,以车陂街、安宁

3、西街为代表的旧麻石街巷总计达10公里。作为广东省“民间雕塑之乡”,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何世良被评为“砖雕艺术传承人”。目前,沙湾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文化保护单位14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文物点109个。①旧麻石街巷车陂巷这是一条特别的小街:既富且贵,清代至民国年间,这里聚居了众多富人、名人,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名人故居。它是古沙湾乡的政治中心,“仁让公局”是目前番禺及周边地区仅存、历史悠久的乡公所旧址。短短一条街上,还有留春堂、惠岩祠、炽昌堂、佑启堂等4座祠堂,成为

4、体现岭南宗祠文化的重要场所。旧麻石街巷之安宁西街安宁西街是一条典型岭南珠江三角洲富裕乡村的街市,4幢标志性仿古建筑大茶楼、冠南楼、金龙楼和青萝会馆,成为沙湾特色茶楼食肆,还有家庭旅馆、特色手信一条街、休闲酒吧街齐齐亮相。②三间两廊三间两廊是广府民居的基本类型,主体建筑三开间,前带两侧廊和天井组成的三合院。三间即中间的厅和厅两侧的房,廊指天井两侧的走廊。③竹筒屋(应该就是那个一筒竹吧,我猜)竹筒屋是极富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因为其门面窄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所以称竹筒屋,又称商铺屋。竹筒屋产生于19C,从20C开始,随着广州工商业的发展,城市

5、地皮少,地价上升,广州几乎所有商业比较集中的街道都流行这种房屋样式,主要流行在霞飞坊、盐运西街、将军东西街一带。竹筒屋是单间建筑。其开间小,进深大,两者之比由1∶4至1∶8不等,宽不过4~5米。短者7米左右,长者达20多米。呈长方形,排列在狭小街道两旁。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内设神楼,大厅为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为房和厨房、厕所。三部分以天井隔开,以廊道联系。门口与西关大屋一样,设有三重大门,外面为脚门(吊扇门)、中间是趟栊,里面是对开的厚硬木门,具有采光、通风、保安的功能。竹筒屋很少朝外开窗

6、,完全形成封闭式。楼上临街一面设有内阳台,阳台用木质或有图案的彩瓷筒作护栏,多为半月形。阳台既可采光通几,晾晒衣物,又可作消闲休息,观望街景,是竹筒屋惟一一处关闭底楼大门后通向外界的“空中楼阁”。最顶的楼面的图案,有各种不同的具有岭南传统风格的设计。④锅耳屋(镬耳屋)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鑊,是古时的一种大锅,鑊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镬耳屋又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唯有功名的乡村方能采用,也是当

7、时家境殷实的象征,所用材料讲究,而且造工精细。如镬耳屋所用的青砖,以打磨的水磨青砖为上乘,若非大富之家,是用不起也住不起的。又如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  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  可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

8、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可以看出当时珠三角古居民建筑风格。当时顺德还有一种以蠔壳砌墙的居屋,很有特色,据说冬暖夏凉,间或也有以蠔壳代替青砖建造的镬耳屋。广州市海珠区的黄埔古港和小洲村就有这样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