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线二级复证考试无损检测工艺流程.doc

江苏省射线二级复证考试无损检测工艺流程.doc

ID:56751406

大小:8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7-07

江苏省射线二级复证考试无损检测工艺流程.doc_第1页
江苏省射线二级复证考试无损检测工艺流程.doc_第2页
江苏省射线二级复证考试无损检测工艺流程.doc_第3页
江苏省射线二级复证考试无损检测工艺流程.doc_第4页
江苏省射线二级复证考试无损检测工艺流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射线二级复证考试无损检测工艺流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损检测工艺流程无损检测工艺流程1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无损检测内容后,施工单位应办理检测委托,填写《检测委托书》,并依据委托书的要求,实施委托检测,并确定检测部位,作好受检产品、材料、配件等受检部位的识别标记。2在检测过程中如有与检测相关的变更,施工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检测组,检测组根据变更对检测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3检测准备和实施3.1检测人员按照每一类检测对象,依据委托书、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编制工艺卡,确定检测技术参数,。3.2检测组成员应做好设备、仪器、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并负责就

2、检测条件(如检测时间、水源、电源、通风、照明、脚手架、安全围护等)与施工单位及时联系,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3.3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及时作好检测原始记录。3.4在进行射线检测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检测区域内的安全标识和围护,并在施工单位工程部办理入场手续和射线作业许可证(票),检测人员应将此证(票)随身携带,以备检查。4检测结果4.1检测人员第二天必须根据标准规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及时填发检测报告,作好各种原始记录。4.2检测责任师对检测数据及评定结果进行校核,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结果有误时,应及

3、时更正,必要时重新检测。4.3因检测工作量大等原因不能及时填写检测报告时,可先填写《检测结果通知书》,不合格需返修部位以《返修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4.4如有不合格部位的工件应按有关验收规范、标准或技术要求进行扩探,并以《扩探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5底片质量;5.1所有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5.2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AB级要求:2.0-4.0之间。5.3底片本底灰雾度D0<0.3。5.4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应符合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5.5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

4、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伤、斑纹等伪缺陷影像。5.6资料的归档:所有检测工程结束后,检测报告和底片图纸及各种原始记录应整理交公司存档,若用户需要,也可交用户保管,底片保存期为7年。5.7随时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所需的检测资料和相关材料。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默认分类2011-02-2013:38:51阅读23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

5、要求编写。适用于本公司板厚在2~30mm钢制压力容器及壁厚T≥2mm钢管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AB级检测技术。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151的要求。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2.引用标准、法规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JB/T7902《线型象质计》《特种设备

6、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一般要求3.1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3.1.1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1.0。评片人员还应辨别出400mm距离处高0.5mm、间距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3.2辐射防护     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GB16357的有关规定。3.3胶片和增感屏3.3.1胶片: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一般X射线选用T3或T2型胶片。3.3.2增感屏:采用前屏为0.03mm、后屏为

7、0.03~0.10mm的铅箔增感屏。.3.3.3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紧密接触。3.4象质计3.4.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Fe线型像质计测定。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的规定。象质计型号一般按下表4选定。但对透照外径≤100mm钢管环缝时采用JB/T4730附录F的专用象质计。3.4.2底片的象质计灵敏度选用按透照厚度及不同的透照方法选择表1至表3中要求达到的象质丝号。3.4.3透照厚度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焊缝两侧母材厚度不同时,以薄板计。           表

8、1  象质计灵敏度值-单壁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AB级)公称厚度(T)范围、mm应识别丝号丝径(mm)3.5~5150.125>5~7140.16>7~10130.20>10~15120.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