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doc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doc

ID:56763708

大小:4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7-08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doc_第1页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doc_第2页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doc_第3页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doc_第4页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 运动系统 骨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骨学【一】总论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小儿更多)。按照部位分为:①中轴骨颅骨躯干骨②附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按照形态可分为:①长骨(肱骨,指骨):“一体两端”,体为骨干,端为骨骺。骨干与骨骺融合处为干骺端。这部分是幼年时软骨骨化与骨干融合,遗留的痕迹成为骺线。②短骨(腕骨,跗骨)③扁骨(肋骨)④不规则骨骨的形态描述——①突起:棘,结节,粗隆,髁等。②凹陷:窝,压迹,切迹。③空腔:管,窦,孔,裂,小房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和骨髓。①骨质:骨松质和骨密质。骨松质由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位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干。骨密质分布于骨的表面和

2、长骨的两端,质地致密。②骨膜:除关节面,骨表面都附有骨膜,对骨的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③骨髓:骨髓分布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幼年时均为红骨髓,五岁以后,红骨髓渐渐被脂肪组织(黄骨髓)取代。在受伤后,黄骨髓可以部分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部分造血功能。【二】躯干骨1,椎骨总述:共有24块椎骨。分别是颈椎7,胸椎12,腰椎5。外加骶骨(5块骶椎),尾骨(3~4块尾椎)共计26块。椎骨的一般形态:①椎体: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寰椎没有椎体。②椎弓:是弓形骨板。椎弓和椎体围成的孔称为锥孔。③椎弓根:椎体与椎弓的连接部分,其上下缘分别称椎

3、上、椎下切迹。④椎弓板:椎弓根向后扩展变宽形成。⑤椎弓发出的7个突起:(1)棘突:一个,椎弓后面伸向后下方的突起。(2)横突:一对,在棘突两侧。(3)关节突:两对,在椎弓根和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形成上、下方突起(一侧),共两对。2,胸椎胸椎特点:①有肋凹以及横突肋凹(形成肋椎关节)②棘突长,斜向后下方。在椎体两侧面后份的上缘和下缘有半圆形浅凹,称为上、下肋凹(合称为椎体肋凹)。椎体肋凹与肋头相关节形成肋头关节。横突肋凹与肋骨结节关节面相关节形成横突关节。横突关节和肋头关节并称为肋椎关节。肋椎关节是一种联合关节。3,颈椎(1)寰椎:第一颈椎,呈环状

4、,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它有横突,还有横突孔)。由前弓、后弓以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连接前弓、后弓,上面各有一个椭圆形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后弓较长,上有椎动脉沟。(2)枢椎:第二颈椎,椎体向上伸出齿突(齿突原为寰椎椎体)。寰椎和枢椎可以使头部进行转动。(3)隆椎(第七颈椎):椎体粗壮,是唯一棘突没有分叉的颈椎。活体易于触及,作为临床上重要的体表标志,用来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颈椎特点:①有横突孔(通颈动脉,横突孔在第七椎也有,但是颈动脉并不从这里第七椎横突孔通过。)②棘突分叉(2~6颈椎的棘突分叉。

5、一椎无棘突,七椎不分叉。)4,腰椎腰椎特点:①椎体粗壮,横断面肾形。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③腰椎上关节突后缘的卵圆形隆起称为乳突。5,骶骨骶骨由五块骶椎融合而成,下端的裂口称为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骨上连第五腰椎,下接尾骨。骶骨的上缘部分向前隆凸,称为岬。骶骨外侧部分耳状面和髂骨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耳状面后方骨面凹凸不平,称为骶粗隆。6,尾骨由3~4块尾椎融合而成,接在骶骨下方。7,胸骨①胸骨柄:胸骨柄上缘中份为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相连)。柄外侧缘上份接第一肋(与之形成一种特殊的不动关节或称直接连接)。柄与体相连

6、部分微向前突称为胸骨角(是计数肋的标志)。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二肋,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②胸骨体:外侧缘接2~7肋软骨。③剑突8,肋成人有十二对肋,第1肋与胸骨形成一种不动关节(原版书为直接连接)。第2至第7对肋骨分别由肋软骨与胸骨相连。第8至第10对不直接与胸骨连接,依次形成与上位软骨形成软骨连接,称为肋弓。第11至12肋前段游离于腹壁肌肉之中。【三】颅骨(一)脑颅骨脑颅骨由八块骨组成,成对的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有:额骨,蝶骨,筛骨,枕骨。1,额骨:①额鳞:贝壳状的扁骨部分。②眶部:构成眶上壁。③鼻部:位于眶部之间,呈马蹄

7、形,与鼻骨和筛骨相连,相连处称为筛切迹。2,筛骨:①筛板:多孔的水平骨板,向上伸出的骨嵴称为鸡冠,鸡冠两侧分布着许多筛孔。②垂直板:自筛板中线下垂,居正中矢状位,构成骨性中鼻隔的上部。③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两侧,有许多小腔称筛窦。筛骨迷路内侧有两个卷曲的小骨片,称为上鼻甲和中鼻甲。迷路外侧构成眶侧壁,称眶板。3,蝶骨:①蝶骨体:中间部有立方体骨块。内含蝶窦。蝶窦分隔为左右两半,分别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体上面呈马蹄形,称为蝶鞍,中央凹陷为垂体窝,可容纳垂体。体两侧有由后向前走行的浅沟,称为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入颅后行于此沟。②大翼:自蝶骨体两侧伸

8、出,向上方扩展。与颅侧面的顶,颞,额骨相接。(翼点)大翼根部自前向后依次有圆孔,卵圆孔,棘孔。圆孔: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圆孔动脉、导静脉卵圆孔:三叉神经第三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