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5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doc

高考化学总复习5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doc

ID:56820775

大小:2.2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7-13

高考化学总复习5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doc_第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5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doc_第2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5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doc_第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5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doc_第4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5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5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讲、物质的制备与实验装置【知识要点】第一部分、有关气体一.主要线索(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二.气体的产生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2.仪器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1)固体+固体,加热: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等,如:O2、NH3等。(2)固体(或液体)+液体,不加热:容器(试管、锥形瓶、烧瓶、广口瓶等)、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等,如:H2、O2、HCl、NH3、NO

2、、NO2、CO2等。(3)固体(或液体)+液体,加热:铁架台、酒精灯、容器(试管、锥形瓶、烧瓶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等,如:Cl2、HCl、C2H4等。(4)特别介绍:启普发生器。A.用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与液体在不需加热时反应制备难溶于该液体的气体,如H2、CO2等。B.装置的特点:可以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实验目的。C.装置图与同功能装置拓展:附: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主要仪器典型气体O2、NH3、CH4等H2、CO2、H2S等Cl2、HCl、CH2=CH2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

3、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l/3处。(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1)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2)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1)“一口”型:安装好装置后,把导气管的末端管口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用手握(捂)住容器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放开冷却后,导管中是否形成一段水柱。(2)“二口”型:

4、想办法先关闭一个出口。A.若有一个出口为分液漏斗,则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其余操作同“一口”型。B.若有一个出口为长颈漏斗,就要看导管上是否有活塞(或止水夹),若有活塞,则关闭活塞,往长颈漏斗中加水到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观察水柱高度的变化与否;若导管上无活塞,则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到漏斗口浸入水中,其余操作同“一口”型。(3)审题时务必看清检查的是“一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还是“局部装置的气密性”。(4)常用检查方法①将装置的导管口一端浸没于水中,再用双手手掌握住容器(试管可用一只手握住,如左图;复杂仪器还可微热),若在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手后,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

5、好。概括为:微热看气泡,静置看液面(又称整体法)。②如图,关闭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静置后若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面下降,则装置的漏气;概括为:注液静置看液面(又称局部法)。③启普发生器检查法:打开活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下管口被水刚好浸没后,关闭活塞,继续向球形漏斗中加入至球形漏斗球形部分1/2处,静置5分钟,页面位置不变,证明启普发生器气密性良好。三.气体的净化:1.仪器的选择:(根据除杂试剂的状态)(1)除杂试剂为固态(如碱石灰、P2O5等)时:干燥管、U形管。(2)除杂试剂为液态(如浓硫酸、硫酸铜溶液、饱和

6、NaHCO3溶液等)时:洗气瓶。2.试剂的选择:(根据杂质的性质)(1)干燥剂(除水蒸气):(A)酸性干燥剂有:浓硫酸、P2O5等。(B)中性干燥剂有:CaCl2等。(C)碱性干燥剂有:生石灰、烧碱、碱石灰等。(2)除酸性杂质气体(如:CO2、SO2、HCl、Cl2等):NaOH溶液。(注意其与石灰水的差别)(3)除去酸性气体中的一部分(如CO2中的HCl):要求是吸收杂质,让被提纯的气体通过。(4)在有用水溶液进行多步骤除杂时,水蒸气一般都放在最后一步来除,特别是在气体要进入需要加热的水平玻璃管时,一定要先干燥!四.气体的验证:(根据气体特有的化学性质)水蒸气(无水硫酸铜)(最先)、S

7、O2(品红溶液)、CO2(无气味+石灰水)、Cl2(KI淀粉溶液)、H2S(硫酸铜溶液)、O2(带火星的小木条)。五.气体的收集:(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1)排水法(难溶于水):H2、O2、NO、C2H4等(2)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或式量大于29):O2、CO2、Cl2、HCl、NO2、SO2等。(3)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或式量小于29):H2、NH3、CH4等。六.尾气的吸收处理:(对有毒有污染性的气体)1.仪器的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