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阅读理解.doc

语文试题 阅读理解.doc

ID:56823793

大小:172.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7-15

语文试题 阅读理解.doc_第1页
语文试题 阅读理解.doc_第2页
语文试题 阅读理解.doc_第3页
语文试题 阅读理解.doc_第4页
语文试题 阅读理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试题 阅读理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试题库阅读理解(29大题100小题)一、信陵君从谏赵孝成王德①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于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埽除②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选自《史记·魏公

2、子列传》)注释:①德:名词作动词,认为…是好处,这里解释为:感激;②埽除:洒扫庭院。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意:心里,内心)B.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矫:假传命令)C.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负:败给)D.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就:到,来到)2.下列加点的“乃”字与“乃与平原君计”中“乃”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子乃自骄而功之。B.吴广以为然,乃行卜。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A.文中的公子指信陵君,他夺取了晋鄙的军权赶走了秦兵而救了赵国,赵孝成王准备拿五座城池来感谢他。B.信陵君先自以为有功后感到惭愧,是因为门客的分析让他觉得背魏而救赵不是有功的事,因此不应该自满。C.赵孝成王说不出拿五座城池来感谢信陵君的话,是因为他后来舍不得这五座城池。D.从文中信陵君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知错能改、不计回报的人。二、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

4、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错误的一项是()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非常恨) C.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D.遂许先帝以驱驰(这里指奔走效劳) 2、下列对句子和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在乱世苟且保

5、全性命,有朝一日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军事失败时接受重任,在患难危机关头奉行使命。 C.从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为人谦虚,虑事谨慎,忠于国家的人。D.为“报先帝忠陛下”诸葛亮出师北征,文中写了两个典故: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三、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

6、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此庸夫之怒也B.天下缟素夫战,勇气也可以弹素琴C.秦王色挠D.亦免冠徒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徒属皆曰:“敬受命。”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

7、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民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以头抢地耳:把头往地上撞罢了B.长跪而谢之:长跪地上感谢他C.徒以有先生也:只因为有先生你啊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大王曾听说平民百姓发怒吗四、杜畿传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

8、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