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边坡监测方案.doc

观音寺边坡监测方案.doc

ID:56832083

大小:50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15

观音寺边坡监测方案.doc_第1页
观音寺边坡监测方案.doc_第2页
观音寺边坡监测方案.doc_第3页
观音寺边坡监测方案.doc_第4页
观音寺边坡监测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音寺边坡监测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北城观音寺迁建工程边坡监测方案及报价@@@@@@@@@@@@@@@@2012年3月目录第一部分监测方案-2-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原则及依据-2-2.1监测方案编制原则-2-2.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3-三、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3-3.1监测目的-3-3.2监测项目-3-3.3主要监测设备-4-四、监测方案-4-4.1坡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4-4.2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4-4.3锚索拉力变化监测-6-4.4锚杆拉力变化监测-6-五、监测频率-7-六、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8-七、组织机构-8-7.1工作流程-8-7.2成员分工-9-八、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9-

2、九、监测设施保护-10-十、安全管理-11-十一、附图-12-第二部分监测报价-16-一、施工期间报价-16-二、服役期间报价-17-三、监测费用最终报价-17-第一部分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江北城观音寺迁建工程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边坡总长度约为250m,支护高度最高为14m,潜在滑体最大高度为43m,滑体最大体积为495m3/m。由于工程范围内山体地质情况复杂,地质勘察资料不可能完全揭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边坡必须采用信息化施工和动态优化设计,已确保边坡的安全和及时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正。二、编制原则及依据2.1监测方案编制原则根据本工程的特点

3、及其对监测技术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监测工作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设置的监测内容和监测项目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设计要求,并能够结合现场实际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本身和工程环境的变化情况;2)采用的监测方法、仪器、材料和监测频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监测数据的测试、采集应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监测数据的整理和提交应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2.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建筑变形量测规程》(JGJ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5)《岩土

4、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三、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3.1监测目的1)对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实施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确保安全、快速的施工。2)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并做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提供预报数据,跟踪和控制施工过程,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取得最佳经济效益。3)为防止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变提供及时支持,预测和预报滑坡的边界条件、规模滑动方向、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

5、,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4)为滑坡理论和边坡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5)为边坡支护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总之,边坡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为施工安全提供准确、快速的信息,以便及时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做出预测、预报,并及时将成果反馈给决策层,从而改进施工方案和采取处理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3.2监测项目观音寺边坡安全级为一级,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必测项目为:1)坡顶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2)桩深层侧向位移;3)锚索拉力;4)锚杆拉力;3.3主要监测设备表1主要检测设备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使用部位全站仪莱卡TCRA1201坡顶水平位移精密水准仪DSZ-1坡顶垂直位移测斜仪HCX-1

6、桩深层水平位移振弦式锚索测力计BGK-4900锚索拉力变化振弦式钢筋计BGK-4911锚杆拉力变化测微器FS1坡顶垂直位移四、监测方案4.1坡顶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根据规范规定边坡水平及垂直位移变形监测级别为二级。建立一个监测网,三个基准点,11个监测点。1)基准点布置因施工现场条件限制,布置3个基准点,为了便于监测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设工作基点,基准点位置如图JC-1所示。2)监测点布置在坡顶埋设11个观测点,其中三个为垂直位移观测点,观测点设置在边坡靠近支挡结构处,在保证能达到监测效果的前提下,须根据实地通视条件、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并尽可能做到经济、合理、可行。布置详见图JC-1。3

7、)观测方法垂直位移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应严格控制,对于不在水准线上的观测点,单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水平位移观测方法:采用莱卡全站仪极坐标法。4.2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1)监测点布置在桩体内共设置4个测斜管,位于抗滑桩的适当位置。监测点如图JC-1、JC-5所示。抗滑桩内测斜管的埋设:①定位→②将测斜管绑扎在抗滑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