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旅游市场的调查资料.doc

赣州旅游市场的调查资料.doc

ID:56832359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15

赣州旅游市场的调查资料.doc_第1页
赣州旅游市场的调查资料.doc_第2页
赣州旅游市场的调查资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赣州旅游市场的调查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势(S)☆区域内外城市功能日益提升和完善,不断创造新的旅游需求;☆具备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后发优势,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社会经济综合优势;☆邻近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整体优势。劣势(W)☆缺少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区际竞争力弱;☆城市旅游功能相对薄弱;☆主要依托区域内市场的内生型旅游增长模式;☆旅游产业要素发育水平低,旅游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机遇(O)☆泛珠三角合作发展战略给赣州旅游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政府对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蜜罐原理,即游客度假总会喜欢选择不同的度假地,所以赣州度假产品还是有生存空间的;☆重大节事活动的影响;☆不断改善的外部交通条

2、件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挑战(T)☆大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潜在竞争对手增加;☆旅游开发积极性高涨,潜藏的盲目性和冲动行可能带来的威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容易引起过度开发;☆普遍出现的旅游资源开发权出让对赣州旅游的影响。SWOT分析表明,赣州旅游发展自身具备的优势是内在的,能够持续起作用的推动力量,同时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是大多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能够对赣州旅游起飞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而赣州旅游存在的劣势则是暂时的,是与其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随着赣州旅游发展的逐步深入会逐渐减弱,面临的威胁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予以克服。因此,总的来说,赣州旅游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大

3、于消极阻碍作用,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赣州旅游起飞一定指日可待。1.市场竞争分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宋城文化的外部竞争目的地有:河南开封、杭州宋城及主题公园以及香港宋城。其中河南开封为北宋首都,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但是目前城市格局及环境方面与赣州有一定的差异。杭州为南宋的首都,同样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以文化名人及西湖的影响,加之杭州的宋城主题公园的经营,扩大了其作为宋代文化代表的知名度。从知名度上,针对内地客源市场,两者对赣州宋城旅游的国内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冲击,是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重要竞争对象;但是两者在空间

4、上相对赣州的主要目标市场距离较远;同时,相对两者而言,赣州的宋城城墙等现存宋代遗迹及与赣江的组合,是具有特色的竞争性旅游资源,通过宣传赣州宋城的特色而增强竞争力以及赣州对宋城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是可以在内地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香港宋城是一项较为成功的主题公园,但是其文化底蕴和真实性与赣州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对赣州吸引香港游客及境外游客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赣州如果与之协作,能够对游客进行有效的分流和导流,则很可能转竞争关系为互补关系。  赣州市地域内古赣州(章贡区)的周边辐射区现存的宋代遗迹和文化遗存,是具有互补性的旅游资源,需要加强协作开发。尤其是对于可以组串成旅游线路的

5、相关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如赣州市区内乃至江西省其他地区的丰富多样的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协作,开辟宋代文化历史旅游专线,做到双赢,共同发展宋文化旅游,乃至将此项产品推向国际市场。(2)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与赣州客家文化民俗资源具有竞争性关系的地区有福建及广东地区。其中福建的客家民居开发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和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如永定的土楼在日本市场非常火爆。其中原因:一是福建客家围屋保存完好,如福建永安的安贞堡、永定的土楼等;二是福建土楼规模效应较好,永定土楼成群分布,给游客有一定的冲击力;三是福建客家民居旅游开发成熟。  然而,福建、广东与赣州是相毗邻的客家民俗

6、旅游资源分布区,对于本地客家民俗开发是有互补作用的,应该加强协作。 二、赣州旅游营销的问题:云深不知处  自2004年6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召开以来,泛珠地区的旅游合作也由“小珠三角”(广深珠)旅游合作到“大珠三角”(粤港澳)旅游合作,最终进入“泛珠三角”旅游合作的过程[2]。目前的珠三角旅游营销圈已经覆盖了广东大部分的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市场需要新的产品,作为泛珠最近广东的区域之一,即使赣州自身不在营销方面有主动的作为,广东各大旅行社也可能上门揽月。赣州是珠三角旅游营销圈扩张的第二层级区,客源市场的旅行社已经开始关注这一地区了。  赣州旅游的客源市场中,珠三

7、角是最大的,也是最近的一个。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客源关系表现得很不对称,粤港澳是内地8省的主要客源市场,内地8省的出游水平则明显不能企及,它们势必在共同的客源市场上产生激烈的竞争。[3]赣州旅游要在其中抢到“蛋糕”,融入其营销圈也就成为一个最值得考虑的选择。  然而,在赣州旅游与珠三角旅游营销圈的融合看似你情我愿的情形下,彼此都没有对对方进行大规模的接触。尽管2005年赣州与广东的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梅州等市签订了“同饮一江水——东江流域旅游交流与合作协议”,但实际运作并不是太理想,这是因为旅游合作并不是政府一厢情愿的事情。旅游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