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doc

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doc

ID:56836934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15

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doc_第1页
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doc_第2页
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管理规定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为保证来访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作业)区的安全,对来访人员职责、安全教育、现场管理上所作的规定。       本标准所规定的生产(作业)区是指除办公楼、综合楼之外的厂区内所有区域。       2. 定义:来访人员是指进入生产(作业)区进行参观、实习、检查、技术服务等现场活动的非本公司人员,不包括施工单位人员。       3. 管理职责   

2、    3.1. 由集团公司领导及其所带的来访人员、政府部门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临时性参观检查的,由安全环保部进行口头安全教育或视情况进行其他教育,再根据情况由相关部门派人员陪同;夜间来人,则由总调度室负责进行安全教育,并负责陪同。       3.2. 其他来访人员如需进入生产(作业)区,则由所进入部门主管或安全管理人员办理“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联系单”。       3.3. 所进入部门主管或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来访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审批办理相关准入手续,并负责对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的安全管理

3、进行监督检查。       3.4. 按照“谁陪同,谁负责”的原则,陪同部门负责对来访人员的组织和管理。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安全教育       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4.1.1. 所有来访人员在办理完“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联系单”后,由所进入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4.1.2. 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进入生产(作业)区所涉及的重大危险源及应遵守的安全规定;本公司或部门生产的主要特点;防火

4、、防爆、防毒和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知识;来访人员行走路线及紧急疏散路线。       4.1.3. 根据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可采用播放录像片或安全管理人员口头教育等形式进行。       4.1.4. 经过安全教育后,来访人员须填写《**公司公司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区安全教育告知卡》(以下简称《告知卡》)和《来访人员教育卡》,来访人员应在《告知卡》上签名,教育者在《来访人员教育卡》上填写教育日期,并签名。安全管理人员保存《告知卡》时间为半年。       4.2. 现场管理       4.2.1. 来访人员

5、凭“联系单”和“教育卡”进入生产(作业)区。       4.2.2. 所有来访人员进入生产(作业)现场时,必须由所在部门工作人员陪同。       4.2.3. 部门陪同人员负责介绍现场安全注意事项,负责对来访人员的现场安全实施监护。       4.2.4. 来访人员进入现场时,应做到“七不准”。违反规定将追究陪同人员和来访人员责任。       4.2.4.1. 不准携带香烟、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生产(作业)区。       4.2.4.2. 进入生产(作业)区内不准使用手机。未经许可不准使用照相机、摄

6、像机等非防爆性电器。       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4.2.4.3. 不准擅自动用生产(作业)区内的各种设备、设施和工具等。       4.2.4.4. 进入生产(作业)区,不准违规着装。       4.2.4.5. 自备交通工具不准进入生产(作业)区内。       4.2.4.6. 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生产(作业)区内。       4.2.4.7. 不准在没有部门工作人员陪同的情况下参观现场。       4.2.4.8. 当现场发生异常情

7、况时,陪同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及疏散措施,积极保护来访人员安全。       4.2.4.9. 《教育卡》由来访人员保存,如来访人员在3个月内再次到访本公司,出示《教育卡》后,可不再进行安全教育,超过3个月再次到访本厂,必须接受安全教育。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