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通大学―高波主编).doc

地下铁道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通大学―高波主编).doc

ID:56918820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24

地下铁道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通大学―高波主编).doc_第1页
地下铁道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通大学―高波主编).doc_第2页
地下铁道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通大学―高波主编).doc_第3页
地下铁道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通大学―高波主编).doc_第4页
地下铁道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通大学―高波主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铁道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通大学―高波主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路网规划原则:(1)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交通的主客流方向一致;(2)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并适当留有发展的可能性;(3)规划线路尽量沿城市主干道布设;(4)线路布设尽量均匀,线路密度要适量,乘客换乘方便,换乘次数少;(5)路网要与城市公共交通网衔接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乘客提供优质交通服务;(6)路网中各条规划的客流负荷要尽量均匀,避免个别线路负荷过大或者过小;(7)选择线路走向时,应考虑沿线底面建筑情况,要注意保护重点历史文物古迹和环境;(8)规划车辆段的位置2.3路网基本形式:放射形(星形)、放射形网状、放射形环状、棋盘式(格栅网状)、棋盘加环线形式、对

2、角线形路网规模由线路数量和线路总长度两部分组成。2.5限界:是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的空间是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空间。限界确定依据:车辆外轮廓尺寸及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各种误差及变形、并考虑列车在运动中的状态等因素、经科学分析计算确定。限界确定原则:(1)限界应该经济、合理、可靠安全;(2)应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和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受电方式、施工方法、设备安装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计算确定;(3)限界一般是根据平直线路的条件确定的,曲线和道岔区的限界,应在直线地段限界的基础上,进行加宽和加高;(4)制定限界时,对结构施工,测量,变形误差,设备制造和安装

3、误差,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难以预计的其他因素在内的安全留量等进行研究确定。2.6线路设计4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线路的作用:(1)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交通服务,是修建地铁的主要目的;(2)其他。包括为战备、物资运输、安装电缆等服务。路由选择经常考虑的因素:(1)线路的作用;(2)客流分布与客流方向;(3)城市道路路网分布状况;(4)隧道主体结构施工方法;(5)城市经济实力2.7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1)大型客流集散点;(2)城市规模大小;(3)城区人口密度;(4)线路长度;(5)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6)地铁路网及

4、城市道路网状况;(7)人们对站间距离的要求。另外,线路平面、纵剖面、车站站位的地形条件、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及车站位置,也会对地铁车站分布造成影响。辅助线分类及用途:折返线、存车线、渡线、联络线、车辆段出入线折返线:为运营列车往返运行时的掉头转线及夜间存车用;存车线:供故障列车停放及夜间停车用;渡线:单独设置时,用来临时折返列车,增加运营调度的灵活性,与其他辅助线合用时,能完成或增强其他辅助线的功能。联络线:为沟通两条运营线路而设置的连接线路,为两线车辆过线服务。车辆段出入线:为沟通两条独立运营路线而设置的连接线,为两线车辆过线服务。2.8折返线的形式:双向折返线、单

5、向折返线、渡线折返线、侧线折返线、环线折返线、综合折返线车辆段出入线布置形式:(1)与正线平面交叉;(2)与正线立体交叉2.9车站站位选择原则:(1)方便乘客使用;(2)与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密切结合;(3)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结合;(4)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5)兼顾各车站间距离与均匀性。左右线常见关系:(1)左右线等高并列平行;(2)左右线上下重叠;(3)左右线保持一定距离;(4)左右线分开,线间距大于2D2.10简述线路平面设计的原则、主要技术标准原则:1地铁线路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2双线右侧行车制。3线路最高运行速度(一般规定为80km

6、/h)技术标准:1曲线半径。宜按标准从大到小合理选哟个,实际中,最大半径一般很少超过3000m。2曲线连接。在正线上当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000m时,圆曲线与直线间应根据曲线半径及行车速度设置缓和曲线。2.11线路纵剖面设计原则:(1)纵剖面设计应保证列车的安全、平稳及乘客舒适坡段应尽量长,高架线路还要注意城市景观;(2)要结合不同的地形、地质、水文、线路敷设方式与埋深要求、隧道施工方法、地上地下建筑物与基础情况、线路平面条件等进行合理设计,力求方便乘客使用和降低工程造价;(3)尽量设计成符合列车运行规律的节能型坡道。3.1地铁车站建筑有哪些部分组成?应如何布设?(

7、1)乘客使用空间。车站的主体部分;(2)运营管理用房。与乘客关系密切,一般布设在临近乘客使用空间的地方。(3)技术设备用房。技术设备用房是维持整个车站正常运营的核心,这些用房与乘客没有直接额联系,一般可布设在离乘客较远的地方。(4)辅助用房。这些用房均设在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区域内。3.2根据车站运营性质、车站结构横断面形式、车站埋深,车站个分为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车站分别有什么特点?(1)按车站运营性质的分类: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联运站、枢纽站、起终点站。(2)车站埋深:车站的埋深是指车站内轨顶面至地面的垂直距离。一般认为,当该距离大于20m时为深埋车站,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