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生物: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ID:56930602

大小:1.3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7-21

生物: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生物: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生物: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生物: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生物: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5章第2节一、教学理念本课主要秉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精神,综合运用建构主义、主体性教育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指导各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学习是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根据其所强调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终生学习打好基础。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教材安排如下:以问题探讨引入介绍了ATP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ATP具有与ADP相互转化的特性,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其重点是ATP具有与ADP相互转化及ATP的形成途径。虽然本节篇幅不是很大,但有关的内容在后续学习中将多次涉及,所以十分重要。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帮助学生较深入地认识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理解ATP与ADP之间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以及ATP在能量代

3、谢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只有在ATP直接供能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ATP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当理解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ATP在代谢中的作用后,又能为进一步学习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以下能力:一定的自学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但联系旧知进行新知学习迁移的能力和及时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的培养。学生通过前阶段学习,已学知识包括:细胞内三大能源物质的功能、有机物中都贮存大量的化学能;“动力工厂

4、”线粒体、“能量转换站”——叶绿体等与能量有关的细胞结构。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供给;酶的催化特点等。这些都为他们展开本节学习做了一定的知识准备。但对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何被细胞利用的认识还极为有限,因此在理解“能量代谢与ATP的关系”、“ATP与ADP之间的转化”上都可能存在困难。四、学习目标确定:1、比较分析ATP与ADP,知道并能简述ATP的化学组成(ATP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及特点。2、能正确掌握并写出ATP分子简式,并知道简式中各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养成自主学习和归纳知识能力。3、解释ATP与ADP相互转化,尝试小组合作参与ATP合成与分解模

5、型构建,养成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合作精神以及建构知识的能力。4、分析比较ATP与ADP结构简式,体验构建的模型,掌握并写出相互转化反应式。5、理解ATP的形成途径和ATP的利用,认同ATP与ADP相互转化并非可逆反应,培养自主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问题、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渗透STS教育。6、理解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加深理解ATP作为细胞能量“通货”的含义,养成梳理知识的习惯。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ATP形成途径难点:ATP与ADP的相

6、互转化六、教学策略(特色):本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多维学习”教学策略。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模型与挂图、综合归纳与纲要性相结合的板书,实现现代与传统学习工具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体验并直观理解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比较突出的方面是:1、以“学案”的填写为主线落实知识点;2、重视运用知识认知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关注教学环节的导入:把有关实验与研究资料用于教学环节新课引入与过渡,既引领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地学习新知识,也培养分析实验的能力;3、同时创造性的把模型建构活动引入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

7、主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培养发现问题、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六、教学过程(安排1课时)(一)课前准备正式上课前预先把每套教学模型卡(放在信封中)发到四人小组,同时也把学案发到每个学生中。(二)课堂实施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3分钟)2、引景激趣、阅读教材、自学新知(6分钟)3、建构模型、比较推理、建构知识(20分钟)4、讨论归纳、整固提高(11分钟)(七)主要板书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代杜牧3、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2、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是。脂肪1、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8、糖类.脂肪.蛋白质复习回顾这其中的能量能不能直接被生物体利用呢?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取两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