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常遇问题课件.ppt

设计常遇问题课件.ppt

ID:56963770

大小:2.70 MB

页数:142页

时间:2020-07-22

设计常遇问题课件.ppt_第1页
设计常遇问题课件.ppt_第2页
设计常遇问题课件.ppt_第3页
设计常遇问题课件.ppt_第4页
设计常遇问题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设计常遇问题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云贵工程设计中常遇问题1、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共同工作2、楼板在结构整体分析中的考虑3、多塔、有缝及错层结构4、异形柱和短肢剪力墙结构5、转换层结构6、温度、支座位移和弹簧刚度7、结构分析模型合理简化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共同工作1.1规范有关规定1.2分析模型1.3风、地震、恒活荷载作用计算1.4地下室抗震设计1.5地下室外墙平面外设计1.6地下室人防设计1.1有地下室结构的特点上部结构与地下室组成一个承力体系,具有共同的位移场,相互协调变形;地下室外的回填土对结构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回填土只对结构的侧

2、向变形有约束,对竖向变形没有约束。地下室侧向约束规范有关规定《抗震规范》第6.1.14条、《高规》第5.3.7条都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高规》的“宣贯培训材料”(P5-12)建议:当刚度比不满足嵌固部位的楼层侧向刚度比规定时,有条件可增加地下室楼层的侧向刚度,或者将主体结构的嵌固部位下移至符合要求的部位。地下室侧向刚度比计算《高规》的“宣贯培训材料”(P5-12)建议:方法1:按抗震规范的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比计

3、算方法2:按《高规》附录E的剪切刚度比计算《抗震规范》第6.1.14条文说明中建议:当进行方案设计时,侧向刚度比可采用剪切刚度比估算。1.2分析模型简化的分离模型:将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分裂开,分别设计计算共同工作分析将上部结构与地下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共同作用,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来考虑地下室外回填土对结构的约束作用。方法1:嵌固地下室的水平位移方法2:对地下室部分施加弹簧约束分析模型共同工作分析通过对地下室部分施加弹簧约束,考虑地下室外的回填土对结构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

4、:这个参数反映了侧向土对结构侧向的约束作用。当需要无限约束,即侧向完全嵌固不动。可以按负值填入。程序将按一个超大数来放大约束的等效刚度。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地下室部分竖向构件的轴向变形和转动会导致上部结构恒活作用内力的重分布。对于一般规则结构,地下室外的回填土约束对竖向荷载作用影响很小。对于不规则结构,地下室外的回填土约束对竖向荷载作用有一定影响,在计算中由程序自动反映这一特点。1.3风、地震、恒活荷载作用计算风荷载作用计算风荷载计算地下室部分的基本风压为零;在地上部分的风荷载计算中,自动扣除地下

5、室部分的高度,地下室顶板作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起算点;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反应(位移、内力)受地下室外的回填土约束。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周期、振型、位移、内力)受地下室外的回填土约束;由地下室质量产生的地震力,主要被室外的回填土吸收;在计算结构的“最小剪重比”时,不考虑地下室部分。地下室的剪重比可以不予考虑越向下约束程度越大,地震反应越小程序仍然给出调整,但影响不大地下室也可以不调整水平位移的影响——有限约束越向下约束程度越大,位移趋于0竖向位移没有影响竖向位移不受侧向约束的影响

6、,所以仍然较大在水平力作用下地下室约束的变形特征1.4地下室抗震设计地下室的抗震等级(抗震规范第6.1.3条)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一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抗震设计构造要求(抗震规范第6.1.14条)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上一层框架结构柱和抗震墙墙底截面的设计弯矩值应

7、符合6.2.3、6.2.6、6.2.7条规定。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地下室抗震设计有关调整底层柱墙内力的调整(在0.0标高处)框支柱的地震力调整剪力墙底部加强区1.5地下室外墙平面外设计恒活荷载作用结构整体分析得到的恒活荷载的轴力、弯矩面外土、水侧作用按简化方法计算面外土水侧压力作用的弯矩配筋设计按压弯构件进行配筋计算1.6地下室人防设计人防荷载计算的输入参数地下室层数与人防地下室层数考虑了哪些构件的人防设计人防作用效应分析模型

8、人防作用效应组合地下室外墙的平面外设计地下室构件的人防设计2、楼板在结构整体分析中的考虑楼板刚度的特点刚性楼板假定弹性楼板6弹性楼板3弹性膜板柱结构空旷结构楼板开大洞有关规定《抗震规范》第3.4.3条第1款的第2项规定,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高规》第4.3.6条规定,当楼板平面比较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关规定《高规》第5.1.5条也规定:进行高层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