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课件.ppt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课件.ppt

ID:56966499

大小:2.24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7-22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课件.ppt_第1页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课件.ppt_第2页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课件.ppt_第3页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课件.ppt_第4页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温转变:将奥氏体的试样迅速冷至临界温度以下的一定温度,进行等温,在等温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变。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图(TTT,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用来描述转变开始和转变终了时间、转变产物和转变量与温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又叫C曲线、IT图。研究目的:对相变机理、相变动力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工艺的制订提供理论基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TTT图)(一)TTT图的建立测量转变的方法很多,如金相法、硬度法、膨胀法、磁性法、电阻法、热分析法等。通常用金相硬度法和膨胀法配合使用,利用过冷

2、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或物理性能的变化进行测定。试样制备:φ10~15mm×1.5mm,具有相同的原始组织奥氏体化: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奥氏体化,要求奥氏体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等温转变:将奥氏化试样在选定温度的等温熔盐(或金属)中保温一系列不同时间,进行等温转变。淬火:将保温后的试样迅速取出,淬入盐水中。绘图:测出给定等温温度、等温时间下的转变产物类型、转变产物的百分数,并将结果绘制成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如图8-110a)。再转换成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如图8-110b)(二)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特点开始线以左部分为过冷奥氏体区,转变终了

3、线以右区域为P或B区,两条线之间为转变过渡区(A+P或A+B),水平线MS为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以下为马氏体区。1、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分解都有一个孕育期。孕育期的长短随等温温度而变,鼻子点处的孕育最短,即,在此温度奥氏体最不稳定、最易分解。鼻子点的出现是因为转变的形核及长大均受C原子及Fe原子扩散的控制。2、等温温度对转变产物的影响(1)珠光体转变区A1~鼻子温度为P转变区,一般为片状,片间距离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屈服强度升高。(2)贝氏体转变区鼻子温度~MS为贝氏体转变区,分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区。贝氏体转变终了线以右不能

4、得到单一的贝氏体组织,而是贝氏体+残余奥氏体。(3)马氏体转变区MS以下为马氏体转变区,直到Mf。(4)珠光体与贝氏体、贝氏体与马氏体可能重叠这样在某一温度等温,将得到P+B或B+M混合组织。(三)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常见类型等温转变曲线形状只要取决于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转变曲线是 重叠的还是明显分开的,以及它们与纵轴间的相对位置。1、碳钢的基本类型2、合金钢C曲线的常见类型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1)单一C字形曲线,即P与B转变重叠(与碳素钢相似)。除碳钢以外,含有Si、Ni、Cu、Co等合金元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5、的钢均属此类。(2)双C字形曲线(两个鼻子在时间和温度轴上都不相同,P与B部分重叠)。1)P转变曲线右移比较显著,20Cr、40Cr、35CrMn2等。2)B转变曲线右移较为显著,GCr15、9Cr2、CrMn等。第2类(3)P与B转变曲线完全分开1)B转变曲线右移,Cr12、Cr12、VW18Cr4V等。2)P转变曲线右移,5CrNiMo、3Cr2W8、35CrNi3Mo等。第3类(4)只有P转变区而无B转变区(4Cr13)或只有B转变区而无P转变区(18CrNiV)。(5)只有一条碳化物析出线,无P和B转变区(奥氏体钢都具有这

6、类曲线)。第4类第5类(四)影响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因素1、化学成分(1)碳含量的影响对珠光体部分:亚共析钢,随碳含量的增加C曲线右移。过共析钢,随碳含量的增加C曲线左移。对贝氏体部分:随碳含量的增加C曲线总是右移的。(2)合金元素的影响一般规律:除Co以外,常用的合金元素的溶入(前提)均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推迟转变和降低转变速度,使TTT曲线右移,并且可能对P和B转变有分离作用。(合金元素的影响见下图)2、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A晶粒愈细小,等温转变的孕育期愈短,加速过冷A向P的转变;对B转变有相同的作用,但不如对P的作用大;M

7、s降低。3、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当原始组织相同时,提高A化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将促进碳化物溶解,也会使C曲线右移。a)843.5℃奥氏体化,晶粒度No9b)1065.6℃奥氏体化,晶粒度No34、塑性变形的影响无论高温和低温塑性变形,均加速过冷A的转变,Ms上升。原因:A、塑性变形增加位错密度,点阵畸变加剧,有利于C、Fe的扩散和点阵重构B、析出碳化物,奥氏体中C%以及合金含量降低C、诱发马氏体相变,是Ms上升。四、TTT图的应用举例1、分级淬火:表面和心部温度一致。2、等温淬火:获得下贝氏体。3、退火和等温退火:珠光体转变。

8、4、形变热处理:将形变强化和热处理强化结合。5、利用TTT曲线估算临界冷却速度Vc利用TTT图,通过经验公式估算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