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与荀况教育思想对比课件.ppt

孟轲与荀况教育思想对比课件.ppt

ID:56982888

大小:1.9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7-25

孟轲与荀况教育思想对比课件.ppt_第1页
孟轲与荀况教育思想对比课件.ppt_第2页
孟轲与荀况教育思想对比课件.ppt_第3页
孟轲与荀况教育思想对比课件.ppt_第4页
孟轲与荀况教育思想对比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轲与荀况教育思想对比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和荀子 教育思想对比主讲:孟杨制作:陈露张元洁钱爱华PK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的主要思想性善论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易子而教道德伦理哲学思想及

2、认识论孟子教育思想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从教育可能性角度,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即“道德内发说”强调立志的高标准和实践的坚韧不拔承认客观环境的影响作用道德教育的方法:存心寡欲、尚志养气、反求诸己、磨炼意志back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的主要思想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知

3、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礼论:“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荀子教育思想提出“性恶论”和外铄说,强调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为伪”的作用。教育学习方法:防邪近正、积学积善、虚壹而静、学思行一致强调尊师两者教育思想不同之处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侧重点不同,塑造人性的方法也不一样。孟子认为道德是先验的、绝对的,道德是义务而不是为了服从上届的压力,他说“四端”是“我之固有”,目的在于使人“良心发现”,从而“反其初”;荀子则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

4、,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要人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克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孟子重视人的主观精神状态的培养,提倡“养浩然之气”;而荀子主张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对人性加以治理。梁启超在《荀子简释自叙》中说: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冯友兰:软心哲学家和硬心哲学家。殊途同归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虽然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究其根本,都是儒家精神的传承无论孟、荀学说谁

5、对谁错。这两种教育思想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因此,要准确的理解人性、理解教育,必须将孟子的观点和荀子的观点结合起来考察。对人性的理解要做到先天与后天的统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而对于教育,也应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与教化法制约束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孟子“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和荀子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