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用药基本常识.doc

骨科用药基本常识.doc

ID:56999942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30

骨科用药基本常识.doc_第1页
骨科用药基本常识.doc_第2页
骨科用药基本常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骨科用药基本常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科用药的基本常识骨科的专业性很强,近年来发展较快,手术较多,也增加了对药物的使用。临床用药须遵循“合法、合理、合情”原则。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一、抗生素的使用骨科手术很多,也带来了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和抗生素的使用不当,现做几点说明。1、闭合损伤不使用抗生素。如多发软组织损伤,闭合骨折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的病人。2、无菌手术的病人要严格按照卫生部抗生素用药准则,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

2、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抗生素的种类建议选用一代抗生素,以青霉素类或头孢类为主,如头孢唑啉钠。过敏者可选用奎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3、有开放伤口的开放骨折或关节置换术后可选用二代抗生素。如头孢孟多酯钠。4、感染伤口可先选用二代广谱抗生素,药敏检验结果出来

3、后则针对性选用敏感抗生素。对于污染严重的创面或可疑厌氧菌感染者,须加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如甲硝唑。5、16周岁以下患者禁用奎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儿童用药剂量按体重计算。6、慢性骨髓炎静脉用敏感抗生素3周,后改口服抗生素3周。二、消肿药物的使用1、骨折患者伤后或术后早期,肢体肿胀明显者,严重者形成骨筋膜室综合症,常规应用甘露醇注射液消肿,一般应用3~7天;严重肿胀者,可联合应用速尿,促进消肿。2、儿童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脱水剂。三、活血和止血药物的使用1、断指(肢)再植、皮瓣及植皮手术者,常规使用活血药物,以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液和复方

4、丹参注射液为首选;断指(肢)再植或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可选用抗凝药物治疗,须注意复查凝血因子。2、骨科患者绝大多数慎用止血药物,尤其是断指(肢)再植、皮瓣转移、髋或膝关节置换术者,禁用止血药物。在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胸腰椎前路手术出血明显时,可酌情选用止血药物,其余伤情不主张使用止血药物。四、激素的使用1、休克抢救、过敏、脊髓减压术中或术后,可应用激素治疗,多选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脊髓减压时可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治疗。2、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消化道溃疡、化脓性感染、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激素治疗;全身性霉菌感染

5、者禁用激素。五、抑酸药物的使用1、有消化道溃疡史、严重创伤、休克、重大手术后等,须常规应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2、使用激素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时,须同时联用抑酸药物。3、孕妇、哺乳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无明确禁忌者。六、止痛药物的使用伤后或术后3天,伤处或伤口疼痛明显者,可适当应用止痛药物治疗。七、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药物的使用骨科一些病人需长期卧床以及患肢牵引制动,易产生多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该用药预防。建议用纤溶酶、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八、其他药物肘关节、髋臼骨折术后可能并发异位骨化,局部有明显肿痛,关节活

6、动受限,吲哚美辛可以预防。合并内科病可以请内科医生会诊用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