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or student课件.ppt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or student课件.ppt

ID:57028846

大小:392.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7-2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or student课件.ppt_第1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or student课件.ppt_第2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or student课件.ppt_第3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or student课件.ppt_第4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or studen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for studen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讯1学习目标讲课内容:2.1概述2.2ISO/OSI体系结构2.3TCP/IP体系结构2.45层体系结构学习重点:ISO/OSI体系结构分层的好处及各层的功能TCP/IP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和各层主要的协议22.1概述1)网络体系结构产生的背景-网络的状况通信技术的多样性:通信介质、通信设备、信号类型计算机系统的异构性: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多种网络应用: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电子邮件、信息浏览、多媒体传输、视频会议。。。方便用户使用:屏蔽实现细节,提供友好界面。。。它们互相交织,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网

2、络应用环境(网络异构性)。3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使这些用不同媒介连接起来的不同设备和网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互操作性,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的一种粘合剂,它营造了一种“生存空间”——任何厂商的任何产品、以及任何技术只要遵守这个空间的行为规则,就能够在其中生存并发展。网络体系结构:解决复杂网络问题采用的是分层方法——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在不同层上予以解决。(就像编程时把问题分解为很多小的模块来解决一样)2)网络异构问题的解决41)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分层与功能)2)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它们如何进行交互?(服务与接口)3)通信双方的数据传输要遵循哪些规则?(协议)层次结构方法包括三个内容:分层及每层功能服务与层间接口协议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5简化了网络设计与实现:各层分工清晰,层内功能单一,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简单化。具有层间无关性,系统易于更新分层结构的优点63)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实体和对等实体实体:每一层中实现该层功能的软件或硬件(主要是发送或接收信息)。一般低层用硬件,高层用软件。对等实体:在不同机器中,同一层的实体互称为对称实体。(信息是在同一层次中的对等实体之间进行虚拟的传输)。协议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

4、据交换(通信)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是作用于对等实体间的数据通信。)7协议的三要素:语义:指对构成协议的各个协议元素的含义的解释。(不同协议元素规定了不同的含义。)语法:规定由协议的控制的信息和传送的数据所组成的传输信息应遵循的格式。同步:规定通信双方操作执行的顺序,协调双方的操作,从而有序地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数据传输任务。网络协议实质上是网络用户间通信时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层次结构中,不同层有不同的协议。每一层可能有若干个协议,以分别实现本层中的不同功能。8服务、服务访问点服务:(N)实体在(N)协议的控制下可向(N+1)实体提供服务

5、,实现某种(N+1)层所需要的功能。(N)实体为服务提供者,(N+1)为服务用户。(实际上各层通过协议的指导来完成该层特定的功能从而为上层提供服务)服务访问点SAP:上下层实体间之间信息交换的接口。面向连接的服务:该服务是在一条事先建立好的链路上进行的。无连接的服务:传输前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9需要注意: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10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1概述2.2ISO/

6、OSI体系结构2.3TCP/IP体系结构2.45层体系结构11网络应用数据转换、加密、压缩进程管理、双工、半双工、单工为上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分组、路由选择数据组成帧,差错、流量控制组成可传输的比特流大体功能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网络的不同功能划分为7层12OSI环境中的数据流13OSI对等层间的通信对等层通信的实质:对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OSI参考模型,逻辑上讲上4层属于资源子网,下3层属于通信子网14OSI各层概述第1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物理层的功能:向上为

7、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链路,实现透明的比特流传输服务,这些服务是通过物理层协议(向下与物理媒体相连,规定连接物理媒体的网络物理设备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方面的特性)来实现方式。网络物理设备:数据终端设备DTE、数据通信设备DCEDTE(DataTerminalEquipment)DCE(DataCommunicationsEquipment)物理层协议:规定网络物理设备(DTE和DCE)之间的接口标准15物理层协议的特性包括:机械特性:物理连接器的尺寸、形状、规格电气特性:信号电平,脉冲宽度,频率,数据传送速率,最大传送距离等功能特性:接口引

8、脚的功能作用规程特性:信号时序,应答关系,操作过程普遍使用的物理层协议/标准为RS-232C。16第2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