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

胡燕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

ID:57032122

大小:60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27

胡燕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_第1页
胡燕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_第2页
胡燕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_第3页
胡燕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_第4页
胡燕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燕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你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的?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这是因为人们在将这些物品陈列到书架或货架之前,已经事先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处理。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这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科学方法。人类已知的化合物数目190055万种化合物1945110万种,45年加倍1970236.7万种,25年加倍1975414.8万种1980593万种,10年加倍1985785万种19901057.6万种,10年加倍1999超过2000万种2000超过3000万种天哪,这怎么能学完呢?我木须龙都够呛

2、,就别说你了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法是指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质归类到一起的方法。2、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对同类物质采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标准有多个。①某些盐的交叉分类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Na2CO3碳酸盐Na2SO4钠盐k2SO4硫酸盐K2CO3钾盐②某些碱的交叉分类弱碱NaOHKOH可溶性碱强碱Mg(OH)2一元碱NH3·H2O不溶性碱二元碱Ba(OH)2③某些氧化物的交叉分类CO

3、2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SiO2气体氧化物SO2固体氧化物Al2O3碱性氧化物CuO金属氧化物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盐碱酸非金属金属氧化物2、树状分类法这种方法经常按照由大到小以树枝状分类图体现出物质间的关系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分级,递进,每一级一个分类标准。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其它氧化物)CuO、Fe2O3、Na2OCO、P2O5、H2OCO2、P2O5、SO3CaO、CuO、K2OCO、H2O从组成元素分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从性质分物质的分类氧化物的分类酸从是否含氧分从酸性强弱分无氧酸中强酸弱酸强酸H2SO4、HNO3、H

4、3PO4、H2CO3HCl、H2SH2SO4、HNO3、HClH3PO4H2CO3含氧酸……物质的分类酸的分类碱从是否溶于水分从碱性强弱分难溶碱弱碱可溶碱强碱NaOH、KOH、Ca(OH)2、Ba(OH)2、NH3·H2ONaOH、KOH、Ca(OH)2、Ba(OH)2Cu(OH)2、Mg(OH)2、Fe(OH)3NH3·H2O、Cu(OH)2、Mg(OH)2、Fe(OH)3……物质的分类碱的分类盐从是否溶于水分按组成离子分无氧酸盐钠盐钾盐铵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含氧酸盐可溶盐难溶盐NaCl、AgNO3、CuSO4CaCO3、BaSO4、ZnSKNO3、KMnO4

5、、FeSO4NaCl、ZnS、CaCl2物质的分类……盐的分类分类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对于同一类物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标准,形成不同的分类方法。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物质化学反应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应用】溶液胶体浊液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食盐水C、浮有冰块的水D、纯净的盐

6、酸E、含硝酸铵的化肥F、生石灰课堂练习CF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相同的是()A.NaCl食盐盐B.Fe3O4氧化铁 氧化物C.NaOH纯碱碱D.NH3铵气 氢化物3.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混合物A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