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致橡树课件.ppt

高一语文致橡树课件.ppt

ID:57039774

大小:47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7-27

高一语文致橡树课件.ppt_第1页
高一语文致橡树课件.ppt_第2页
高一语文致橡树课件.ppt_第3页
高一语文致橡树课件.ppt_第4页
高一语文致橡树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致橡树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致橡树舒婷朦胧诗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打破了现实主义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它就是“朦胧诗”。其带有鲜明的“异类”色彩和新的美学原则,向诗坛发起了强烈的冲击。“朦胧诗”在诗歌内涵上追求自我价值,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往往具有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表现出冷色调。注重主题的创造和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自我意识的闪念和幻觉,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代表诗人:舒婷、北岛和顾城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初中未毕业便下乡插队,回城后做过多种临时工。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

2、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其诗歌构思独特,情调婉约,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线索,拓展了崭新的审美视野,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代表诗作有《致橡树》《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近影否定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肯定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体现慰藉与依附的意象群观点提出象征的运用※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以作为慰藉、依附的意象出现,象征着传统婚恋观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和顺从。※橡树、木棉、铜枝铁干、红硕的花朵以铜枝铁干的橡树象征男性的阳刚之

3、气,以开满红硕的花朵的木棉象征女性的阴柔之美。※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象征着女性既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同样也拥有坚强独立的内心。总结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容易流于一般。但舒婷的这首诗却抛开了一般爱情诗直抒胸臆,表达或热烈或悲伤的感情的老套,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诗歌第一层以一组意象否定了传统婚恋中女性总是依附、顺从于男性而丧失自己的尊严和地位的观念,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行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以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表现了诗人对旧观念的反抗。第二层感情趋于平缓,表达了自己理想的爱情是建立在男女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怀的基础上,在漫长的岁月

4、中相依相伴,只有这样爱情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而这样的爱情才是作者追求的。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错误郑愁予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曾就读于崇德中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8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多年。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

5、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1955)、《衣钵》(1966)、《燕人行》(1980)、《寂寞的人坐着看花》(1993)。讨论一:阅读诗歌并思考,“错误”是谁的“错误”,是“我”的还是“你”的?讨论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意味着什么?“错误”的多义性1、“错误”因女子而起。我“打江南走过”,遇见一个女子在那里等了一个“季节”,又一个“季节”,容颜一如“莲花”般老去。但女子心中另有所盼,她的心扉紧掩,我的到来给她一丝惊喜,但我不是她等的“归人”,只是个“过客”,我只是她擦肩而过的一个“美丽”的误会。2、“错误”因我而起。我打马走过女子身边,我早已洞悉了

6、女子内心长久的寂寞与等待,我便是女子日夜期盼的“归人”。但是我只是“路过”,并不准备停留,对她来说我“达达的蹄声”是“美丽”的,但转而我却又使她伤心失望。“错误”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捉弄了她的感情。1、本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闺怨”题材。将女性思念离人的之情含蓄不露,温柔敦厚地表现出来,不违古典“闺怨诗”的创作之旨。同时,诗人所选用的一系列意象都是极为“中国化的”,比如“莲花”、“柳絮”、“青石街道”等,具有浓厚的传统韵味。2、运用鲜活的比喻,以“莲花的开落”喻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喻女子封闭的内心,同时运用一系列表现愁绪的意象委婉刻画出女子的哀怨形象。面朝大海,

7、春暖花开海子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