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第一课课件.ppt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第一课课件.ppt

ID:57040057

大小:4.09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7-27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第一课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第一课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第一课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第一课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第一课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第一课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法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石器时代(渔猎社会)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农业社会)技术社会形态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社会)电子时代(信息社会)生物时代(生物社会)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生物社会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起源;农具的演变;水利的发展。2.概述古代中国农耕技术发展的基本过程。3.了解和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2021年9月16日第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黄河流域长江流

2、域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百草经》农业的起源形式:采集向种植发展先人制作的可爱陶猪6000年前的炭化稻谷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农业的起源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思考:试将十二生肖分类,分别谈谈他们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关系。一、农业的起源形式:采集向种植发展过程:上古时期: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约一万年前,半坡遗址的粟;河姆渡遗址的水稻,世界最早培植粟稻国家之一。南(长江)稻北(黄河)粟(差异)五谷:黍、稷、麻、麦、豆;六畜:猪、马、牛、羊、鸡、狗特点:以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

3、辅农具的进步思考:说说这些农耕工具改进之处?提示:材料、动力方面,反映生产力的进步。唐代曲辕犁唐朝时出现的筒车和三国时的翻车灌溉工具的改进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工具、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农具的改进远古: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开始出现西汉中期:犁壁发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定型)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等商周:耒、耜为主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精耕细作水利的完善:《河防一览图卷》,明代潘季驯著,14卷。该书阐

4、述了黄河演变的历史,总结了这一时期的治黄实践经验和主张。黄河的治理东汉水利专家王景大禹治水农学理论1.汉朝《汜胜之书》、《四民月令》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比较系统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元朝王祯的《农书》4.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三、水利的完善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上古时代:大禹治水两汉之际:漕渠、白渠;王景治黄河、坎儿井农学著作:包含大量关于水利建设内容耕作方式的变化思考:商周为何需要“众人”?何时改变?提示:农具原始,需要协作。春秋后变化。◆甲骨文“(王)大令众人曰,(xie)田。”耕作方式的

5、变化优缺1、自给自足,生活稳定生产积极;2、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2、自给自足,少商品交流;3、天灾人祸容易破坏生产;4、难扩大生产、提高技术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特点四、耕作方式的变化千耦其耘商周时期:春秋以后:农具原始大规模简单协作自耕农原因:农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田出现方式: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特点:男耕女织小结: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1、生产结构:种植业为主,2、生产模式:精耕细作;3、耕作方式:男耕女织。饲养业为辅;远古时期,传说神

6、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火耕B、刀耕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

7、现动物形象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反映了商代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集体耕作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田。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A、远古时的采集生产方式B、商周时的协作生产方式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D、古代耕作技术十分的落后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

8、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句所述不能反映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