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六七单元.doc

四下六七单元.doc

ID:57056046

大小:219.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7-31

四下六七单元.doc_第1页
四下六七单元.doc_第2页
四下六七单元.doc_第3页
四下六七单元.doc_第4页
四下六七单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下六七单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奇异的克隆牛信息窗1: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7--92页。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

2、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2、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说明意义。师板书:0.77+.003=(米)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

3、3、优化算法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4、探究算理(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7.05+2.83吗?(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a.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算理、方法和结果。b.典型错误纠正,在交流中,理解算理。c.你会验算吗?(3)抓出重点,总结算理。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5、迁移算理(1)解决问题: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竖式计算。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尝试验算。6、反

4、思算理(1)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相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去掉。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2)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1)填一填:P89(1)2)计算并验算26.81+5.29=1.92-0.71=3)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

5、小数再计算吗?P91(13)前两个2、走进生活我们的数学书5.27元,数学同步练习6.80元,两本书一共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课后延伸师:我们这学期预交了150元课本费,学期末我们是要补交还是会退回呢?让我们课后一起算一算吧!课后反思:第2课时一、串联情境唤醒已知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头奇异的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并且了解克隆牛出生时的情况,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装入了问题口袋,这节课我们从问题口袋里找出问题,开动脑筋,继续一起来解决。2、课件出示:问题口袋(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点击课件)8.9  0.4   2   13.4600(2

6、)算一算(点击课件)4.6-3.21.28+1.21 8.75-3.74  4.5+5.5 56+344   130-25实物投影演示学生计算的过程订正答案(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后两道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1、迁移情境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壮壮和健健出生时情况表点击课件:问题口袋——提出问题壮壮出生时的管围比健健长多少?师:这是上节课我们同学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你能试一试吗?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板书算式:1.3-1.252、独立思考探究算法(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先独立思考,算完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学生演示计

7、算过程指名板演(找出不同的书写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对比演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31.3-1.25-1.250.880.05师:你们能分别说说计算的理由吗?(板演学生)3、小组讨论探讨算法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到底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同意哪种算法?根据你上节课学习的经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1.3-1.25?4、汇报交流总结算法(1)全班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书写格式的依据是什么?在交流中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方法。(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