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ppt

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ppt

ID:57060964

大小:2.44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7-30

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ppt_第1页
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ppt_第2页
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ppt_第3页
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ppt_第4页
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失业原因及如何降低失业率失业的原因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998年底,人口总数达12.5亿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就达7.1亿。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十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我国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与之相适应,劳动力结构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人员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状况增加了失业压力。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量,反而会减少用人,分流部分劳动力,致使失业人员数量增加。

2、由于许多失业人员技能单一,职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加上择业观念陈旧,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开辟就业门路,加大了实现再就业的难度。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劳动力流动和合理配置也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失业的结构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失业可分为:1.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使失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失业持久,因为结构

3、性失业常表示人员需要再训练或是迁移才能找到工作。3.季节性失业:农业,营建业与旅游业特别容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4.周期性失业: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5.非自愿性失业:如果工资品的价格相对货币稍有上升,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劳动总供给量和在此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总需求量都将大于现有就业量,那么劳动者就处于非自愿性失业状态。失业的现象人均资源短缺与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是我国现阶段一个基本国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4、,已构成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尖锐挑战。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经常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迟至1980年代初和1990年代初,主要发达国家仍都出现了较高的失业率。而我国近年的失业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每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城镇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却不能有效地减少。探讨失业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不仅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经济理论工作,更是一项迫切而棘手的现实任务。如何降低失业率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才能减少失业。我国的失业主要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同社会劳

5、动力的需求相矛盾造成的,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降低失业率的关键。所以,要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同时要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居民增加更多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创造条件。加强税制改革配合财政政策,降低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此外,积极参与国际劳动分工,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制定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外贸战略是降低我国失业的另一项重要措施。二、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就业培训。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现有的教育资源,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为更

6、多下岗工人打开再就业的通道。现目前更要把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培训作为重点,提高就业技能,降低失业率。此外,延长劳动力受教育时间,既是减缓劳动力供给的有效办法,又是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最佳途径,也能够有效避免结构性失业的产生。三、控制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供给要继续深化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改变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提倡优生优育。同时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保制度,解除独生子女户的后顾之忧,使农村劳动人口走出不良循环的轨道。四、加强失业监控,制定失业预警机制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换的特殊时期,许多对失业因素未呈现出规律

7、性反应,对失业人员的地区构成、规模构成、时间构成、年龄构成、素质构成等资料掌握也不健全。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的高低,对劳动力失业的威胁越来越大,为此,未雨绸缪,做好失业监控,完善预警机制,不仅能解决周期性失业,同时对降低失业率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解决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而关键在于深化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尤其是劳动体制的改革,而对于不同失业的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