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基腐病.ppt

玉米茎基腐病.ppt

ID:57061038

大小:2.5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7-30

玉米茎基腐病.ppt_第1页
玉米茎基腐病.ppt_第2页
玉米茎基腐病.ppt_第3页
玉米茎基腐病.ppt_第4页
玉米茎基腐病.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茎基腐病.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玉米茎基腐病cornstalkrot植保091概述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玉米茎腐病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病株症状茎叶青枯型茎基腐烂型果穗腐烂型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渍状而青枯,而后全株青枯。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急骤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的

2、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忽晴天气时多见。茎基腐烂型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病株茎基部变软,剖茎检查,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及地面上1~3节间多出现黑色软腐,遇风易倒折,在潮湿时病部初期出现白色,后期为粉红色霉状物。果穗腐烂型有的果穗发病后下垂,穗柄变柔软,包叶青枯、不易剥离,病穗籽粒排列松散,易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病原腐霉菌(瓜果腐霉Pythiumaphanidermatum、肿囊腐霉P.inflatum、禾生腐霉P.graminracola),鞭毛菌亚门腐霉属;镰刀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串珠镰刀菌F

3、.moniliforme)目前国内对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存在三种不同观点:一是茎腐病是以肿囊腐霉菌,瓜果腐霉菌等腐霉菌为主要致病菌引起的;二是以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孢菌为主要致病菌引起的;三是以瓜果腐霉菌与禾谷镰孢菌复合侵染起的。致病性产生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两者都产生糖蛋白类毒素,镰刀菌还可产生脱氧血镰刀菌烯醇(DON)导致质壁分离细胞电解质外渗,线粒体空胞化,抑制种子根生长,导致叶片萎蔫。还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果胶甲基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

4、PMTE,纤维素酶CX。茎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率很高,而且种皮比内部带菌率高,如中单2和丹玉13种子表皮带菌率分别是34%和72%,种子内部带菌率仅有6%。越冬后的病菌借风、雨、灌溉水、机械、昆虫传播,通过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或从表皮直接进入,逐渐蔓延扩展,引起地上部症状。到后期病菌可侵染穗部(穗茎叶,穗尖或玉米螟幼虫带菌通过蛀孔传染),造成穗腐,最终造成种子带菌。侵染循环发病条件(1)品种抗病性:沈试29、30,丹玉16,沈单7号等抗病品种。抗病机制集中在茎秆机械强度,糖分和钾、硅元素方面。土壤供钾充

5、足有利于纤维素的合成,细胞壁加厚,茎秆硅化程度高,表现抗病和抗倒伏。含糖量高抗性强。(2)气象条件:主要由降雨量决定,春玉米发生在8月中旬,夏玉米9月上中旬,麦田套种发生在二者之间。(3)耕作栽培措施:一般连作地发病重,而生茬地发病轻。一般早熟和早播[年兆时2发病重,适期晚播或种植中晚熟品种可延缓湖减轻发病。平地轻,岗地和洼地重。土壤条件好,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发病轻。综合防治措施1.选育和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2.清除田间病株残体3.轮作4.适期晚播5.合理施肥6.生物防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