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

ID:57114754

大小:2.26 MB

页数:92页

时间:2020-07-31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_第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_第2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_第3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_第4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武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〇一四年传染病报告及咨询电话:6211516背景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简介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要点新生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内容学校(托幼机构)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背景幼托儿童及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

2、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学校(托幼机构)又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才能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达到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的目的。从而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简介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

3、炎、水痘、猩红热、集中发热等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消化道传染病甲型肝炎、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有传染性。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可接种疫苗预防。麻疹发病特点3月份开始上升,于4月底达到高峰。病例主要集中于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和20~40岁的成人。出疹顺序:耳后--颜面—躯干—四肢—手心足底皮疹特点:1红色斑丘疹2疹间有正常皮肤持续时间:

4、3天全身症状加重出疹期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有传染性。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临床症状:低热、皮疹和耳后淋巴结肿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可接种疫苗预防。风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可接种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1)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表面不红(2)局部皮肤和软组织水肿,使皮肤发亮,腮腺肿大边界欠清(3)有疼痛及触痛,进食酸性食物可使疼痛加

5、剧(4)通常一侧腮腺肿大3—4天后又累及对侧(5)腮腺管口早期有红肿流行性腮腺炎的腮肿特点特别提示: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主要经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可使90%易感者发病。临床症状:小儿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发热1~2日即进入发疹期。人群普遍易感。可接种疫苗预防水痘发病特点任何季节都可发病,但春秋两季发病较多。大多数发病于5到14岁的年龄。水痘出疹顺序:躯干---头面----四肢形态变化:斑(丘疹)-

6、--------水疱疹------疱液变混----“脐凹”---结痂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重症手足口病可引起死亡。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粘膜疹,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破溃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

7、染性。手足口病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甲肝潜伏期平均约30天。该病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随之出现尿色深红如隔夜茶色,皮肤粘膜发黄,粪便颜色变浅。可接种疫苗预防潜伏期平均约30天。该病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随之出现尿色深红如隔夜茶色,皮肤粘膜发黄,粪便颜色

8、变浅。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化验检查出现血清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SALT)明显增高;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大多数(80%以上)在3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6个月内完全治愈。凡是未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均是易感者。但由于甲肝病毒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故在我国,15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且常常在学校爆发。甲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