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速度知觉实验课件.ppt

实验心理学-速度知觉实验课件.ppt

ID:57115195

大小:18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7-31

实验心理学-速度知觉实验课件.ppt_第1页
实验心理学-速度知觉实验课件.ppt_第2页
实验心理学-速度知觉实验课件.ppt_第3页
实验心理学-速度知觉实验课件.ppt_第4页
实验心理学-速度知觉实验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速度知觉实验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速度知觉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1背景知识运动知觉是对客体或客体的部分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以及变化速度的知觉。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指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能力,与时间知觉也有一定关系,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意义。2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要求观察者判断一个圆点物体到达另一个特定点的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碰撞时间(timetocollisionortimetucontact,简称Tc或TTC)(郭秀艳等,2000;张志杰等,1998)。典型的例子是司机的协调开车和刹车两种动作,以及如何接住飞行中的球问题(格里格,津巴多,2003)。3关于T

2、c的两种理论解释(1)计算或认知的方法(computationalorcognitiveapproach):认为Tc估计主要依靠速度(v)和相对位置(s),通过公式Tc=s/v判断。4(2)生态学理论(ecologicaloptics)认为环境中的运动物体可以传递两种信息:一是物体的大小、速度及与观察者的距离等物理信息,由物理变量决定的;二是物体对观察点所形成的视角及其网膜物像等信息,由视觉变量决定的。Tc估计可直接由移动物体的光线变化范围(opticflowfields)获得,不必计算。5实验目的1、测定人的速度知觉阈限;2、速度

3、对速度知觉的影响;3、距离对速度知觉的影响。6实验仪器和材料EP509速度知觉测试仪(华东师大科教仪器厂生产)7实验设计2×2被试内设计,一个自变量为速度,有快和慢两个水平,另外一个自变量为距离,有远和近两个水平。因变量为被试时间估计的误差。8实验程序1、被试坐在仪器正前方,眼睛平视右面光点,注意前面光点的变化,然后主试按下仪器操作面板左下方按键,使仪器工作在演示状态。主试按下“启动”键后,灯光自右向左移动,同时告诉被试:“要仔细观察光点移动速度,当光点进入挡板,则灯光立即被挡住,其移动速度仍然不变,移动到外面标志的终点位置,灯光停

4、止。”主试可以通过快、慢、近、远几种不同组成一一演示,让被试加深理解。9实验程序2、主试按“演示”开关使其弹出呈实验状态。让被试端坐在速度知觉仪前,距离1.2米,被试双眼和光点保持同一水平上,右手拿反应键。主试按下“启动”按钮,灯光自右向左移动,当灯光进入挡板,则灯光立即被挡住了,被试应假设灯光以原来的速度仍在挡板后面移动,进而设想,当灯光正好到终点位置,用右手按下反应键。每做完一次,就需要按一下“复位”键,再进行下一次实验10实验程序3、本实验共有四种条件:2(快速/慢速)×2(远/近)=4(远快、近快、远慢、近慢)。用ABBA法

5、,被挡距离远时,先在快速运动条件下,速度估计10次,再在慢速条件下速度估计20次,最后再在快速条件下速度估计10次,共40次;被挡住距离近时,重复距离远的速度估计40次。整个实验共计80次。每10次实验休息2分钟。11实验程序4、记录每次实验结果,记录显示屏呈现的误差值(仪器上显示负值说明被试滞后反应;正值表示被试提前反应)实验过程中,主试不将实验结果告诉被试。12实验结果1、分别整理和计算不同条件速度知觉差别阈限。计算公式为AE=。其中(x-s)为每次测得的绝对误差值。N为不同条件下总的测定次数。2、说明速度和距离对速度知觉阈限的

6、影响。13实验讨论1、分析速度知觉的影响因素;2、比较关于Tc估计的两种理论解释。14参考文献郭秀艳,贡晔,薛庆国,袁小芸.(2000).遮挡范式下对碰撞时间点估计.心理科学,23(1):34-37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