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表6doc资料.ppt

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表6doc资料.ppt

ID:57151878

大小:387.5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20-08-02

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表6doc资料.ppt_第1页
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表6doc资料.ppt_第2页
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表6doc资料.ppt_第3页
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表6doc资料.ppt_第4页
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表6doc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表6doc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纵断面设计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第二节竖曲线设计第三节爬坡车道第四节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第五节纵断面设计要点第六节纵断面设计成果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汽车行驶与公路纵坡的关系汽车行驶要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阻力空气阻力:汽车在空气介质中行驶,由于迎面风压力、车前后的空气压力差以及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等阻碍汽车前进。滚动阻力: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汽车轮胎、路面等发生变形及汽车与路面发生碰撞,会引起汽车功率的损耗。坡度阻力:汽车在有坡度的公路上行驶时,其分力会同汽车行驶方向相同或相反而产生坡度阻力。惯性阻力: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第一节纵坡及坡

2、长设计汽车行驶的条件充分条件:牵引力必须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必要条件:牵引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项阻力之和。充要条件:各阻力之和≤牵引力≤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汽车在坡道上的行驶要求纵坡度力求平缓;陡坡宜短,长坡道的纵坡度应加以严格限制;纵坡度的变化不宜太多,尤其应避免急剧起伏变化,力求纵坡均匀。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和坡长限制最大纵坡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汽车的动力性能;公路等级;自然因素。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最大纵坡的确定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各级公路最大纵坡值如下: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纵坡(%)3456789

3、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纵坡折减高原纵坡(见下表)最大纵坡折减后,如小于4%时,仍采用4%。桥梁隧道纵坡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纵坡海拔高度(m)3000~4000>4000~50005000以上折减值(%)123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最小纵坡为使公路上行车快速、安全和畅通,希望公路纵坡设计的小一些。但是,在长路堑低填方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通的地段,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规定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水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排水设计应与纵坡设计一起综合考虑,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坡长限

4、制最大坡长的限制最大坡长限制是指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容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纵坡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的影响越大。《标准》对各级公路不同陡坡的最大坡长均进行了限制,如表3-3所示。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各级公路纵坡长度限制值表表3-3设计速度(km/h)最大坡长(m)纵坡坡度(%)1201008060403020纵坡坡度(%)39001000110012004700800900100011001100120056007008009009001000650060070070080075005006008300300400920030010200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陡坡组合坡

5、长当连续陡坡是由几个不同受限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时,应按不同坡度的坡长限制折算确定;其连续陡坡最短坡长应大于规范规定最小坡长。例:某三级公路,第一坡段纵坡度为7%,长度为200m,第二坡段纵坡度为6%,长度为200m,若第三坡段采用4%的坡度,其坡长最多可设多长?解:第一坡段占坡长限制的2/5(200/500);第二坡段占坡长限制的2/7(200/700);则第三坡段可设置:(1-2/5-2/7)×1100=(31.43/100)×1100=345.71m。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最小坡长的限制最小坡长的限制主要是从汽车行驶的平顺性的要求考虑。最小坡长通常以设计行车速度行驶9~15s的行程作

6、为规定值。《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短坡长如下表所示。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20最小坡长(m)30025020015012010060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缓和坡段当陡坡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应安排一段缓坡,用以恢复在陡坡上降低的速度。缓和坡段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改善汽车在连续陡坡上行驶的紧张状况,避免汽车长时间低速行驶或汽车下坡产生不安全因素。不同等级的公路其缓和坡度不同,对于越岭公路《标准》规定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不得小于最小坡长要求。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平均纵坡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平均纵坡是衡量路线线形设计质量

7、的重要指标之一。平均纵坡与坡道长度有关,还与相对高差有关。《标准》规定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m~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并注意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第一节纵坡及坡长设计合成坡度合成坡度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合成坡度可按矢量关系或勾股定理关系导出:式中:i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