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选择填空复习过程.doc

物理中考选择填空复习过程.doc

ID:57157696

大小:1.04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04

物理中考选择填空复习过程.doc_第1页
物理中考选择填空复习过程.doc_第2页
物理中考选择填空复习过程.doc_第3页
物理中考选择填空复习过程.doc_第4页
物理中考选择填空复习过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中考选择填空复习过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理中考选择填空精品文档1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门钥匙的长度约为5dmB.一枚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C.一般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dm/sD.洗澡时比较舒适的水温约为70℃【变式练习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D.一枚铁钉的质量约为25g16.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窗户安装中空玻璃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B.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是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C.手机和无线话筒都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D

2、.发声的音叉在水中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变式练习2】以下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制成的C.对讲机以及固定电话机在工作时都能产生电磁波D.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17(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窗上结的“窗花”是凝固现象,要放热B.太阳出来后草尖上的露珠消失是汽化现象,要吸热C.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冰糕“冒气”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清晨看到河面上淡淡的白雾是汽化现

3、象,要吸热【变式练习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放热B.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河边树枝上形成“雾凇”属于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水烧开后冒出“白气”属于汽化现象,需要放热17(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B.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C.丙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D.丁图中麦克风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变式练习】如图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关于

4、电铃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有磁性且A端为N极B.电磁铁吸引衔铁,弹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C.小锤击打铃碗发出声音,是由于铃碗发生了振动D.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清晰的像。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只把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乙A.由图乙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图乙中A点对应图甲的成像情况,据此

5、可制成投影仪C.只将凸透镜向右移至60cm处,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像D.在图乙从A—C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变式练习4】光具座上的蜡烛、透镜及光屏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A.此实验中透镜的焦距可能等于20cmB.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C.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可在屏上得到另一清晰像D.若在图中凸透镜左侧放一近视镜片,光屏向左移动可以得到清晰像19.环卫工人使用垃圾夹捡拾垃圾,垃圾夹的结构如图所示:拉绳的一端固

6、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篝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手把是省力杠杆B.夹爪是费力杠杆C.使用垃圾夹不能减少环卫工人对垃圾做的有用功D.弹簧的作用是使夹爪在不使用时处于闭合状态【变式练习5】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订书机B.钢丝钳C.剪指甲刀D.食品夹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箭射出后向前运动,是因为箭具有惯性B.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会慢慢停下来C.运动员举起杠铃

7、静止时对杠铃的支持力等于杠铃重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变式练习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汽车限速,原因是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行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碰撞时人的惯性C.推出去的铅球继续前进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D.重载车刹车后一定比相同速度的空车的擦痕长21.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分别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把重物G1、G2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h=2m。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

8、乙的机械效率B.若G1=240N,机械效率80%,F1做的功是600JC.若G1=G2,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D.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机械效率相同【变式练习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他们用该滑轮组分别匀速提起不同重力的重物,如图乙所示为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重物重力变化的图象。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