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血的影响演示教学.doc

脂血的影响演示教学.doc

ID:57165474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5

脂血的影响演示教学.doc_第1页
脂血的影响演示教学.doc_第2页
脂血的影响演示教学.doc_第3页
脂血的影响演示教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脂血的影响演示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脂血的影响精品文档.脂血可以通过目测血清发现,如果血清呈明显乳浊状,即可以在报告单上注明"严重脂血"。但是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人与人之间主观判断的结果可能不同,即甲以为是严重,乙可能认为是中等程度。 2.临床化学检测中狭义的脂血是指高TG血症,因为TG升高才会引起样本脂浊。但是广义的脂血应包括高TC血症,而单纯的高TC血症(IIa型高脂血症)没有样本脂浊,因此此类标本对其他结果影响较小。 3.脂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1脂血可导致血清或血浆呈乳白色浑浊,这可给比色、比浊或滴定带来一定的干扰,然而目前许多生化检验项目都是用比色等分析方法进行的,这就干扰了检验的准

2、确性。 3.2血清中水分被不溶性的脂浊微粒所取代,因此脂浊可以使TG以外的项目测定产生负误差。 3.3脂浊使血清分布呈非均一性,因此测定过程中的随机误差加大。 4.降低脂血对检测结果影响的方法: 4.1生理盐水稀释法(注意基质效应) 4.2乙醚抽提法(注意基质效应) 4.3沉淀分离法(注意基质效应) 4.4血清静置实验:将脂浊血清静置于4℃冰箱16-24h后观察其混浊程度。I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可以分成两层,上层为混浊的脂质层,下层为透明的血清层,吸取下层的血清上机即可。 4.5高速离心法: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将脂浊血清加盖密封,再经高速离心,血

3、清可以分成两层,吸取下层的血清上机即可。该法设备要求简单,一般PCR实验室均有该仪器,因此易于推广。 4.6干化学法 个人认为干化学较好,但尚未普及,因此可选择高速离心法。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条件来选择这些方法。1.脂浊产生的原因 脂浊产生的原因包括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以及餐后、输注脂肪乳后抽血等。原发性高脂血症可分为六型,其中Ⅰ型、Ⅲ型、Ⅳ型、Ⅴ型以及少数Ⅱb型患者的血清易产生脂浊,而Ⅱa型、多数Ⅱb型患者的血清外观澄清,较少产生脂浊。继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某些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在发病过程中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出现的高脂血症,该类患者的血清也易

4、产生脂浊。餐后、输注脂肪乳后抽血引起的样本脂浊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空腹、输注脂肪乳后数天再采血纠正。.脂浊影响生化检测结果的机制 脂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生化检测的结果:①目前很多生化项目都是用比色、比浊等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的,而脂浊对光线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此脂浊血清的样本空白吸光度值会升高,从而对吸光度产生正向干扰。②血清中水分被不溶性的脂浊微粒所取代,因此除甘油三酯等少数项目以外,脂浊可以使大多数血清成分产生负误差。③脂浊血清由于血清粘度加大及脂浊微粒的屏蔽效应,可以减少抗原抗体结合的机率,从而对免疫比浊法产生一定的影响。④脂浊使分析物分布呈非均一性,因此测定

5、过程中的随机误差加大。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3.消除脂浊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几种方法 3.1对于轻中度脂浊的血清,我们常常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只需在选择测试方法、监测波长时注意如下几点:①如果该项目是用一点终点法测定,则应该再设置样本空白这一附加分析参数,因为样本空白是样本加空白试剂所得到的吸光度,在设置该参数后可以扣除样本的本底吸光度。②两点终点法特别是双试剂两点终点法比一点终点法的抗干扰能力强,在分析过程中,如果监测波长同样本中脂浊微粒的吸收光谱有重叠时,通过选用两点终点法可以消除样本空白引起的干扰。③速率法是通过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

6、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因此速率法对脂浊样本也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④通过选择合适的双波长可以消除脂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但是设置时要求被测样本在测定波长、辅助波长处有相同的吸光度。 3.2但是对于重度脂浊血清,由于样本的本底吸光度过高,上述方法已经不能消除脂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必须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①生理盐水稀释法:曾经较为常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样本空白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但是该法并不能完全消除脂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特别是要注意样本稀释后由于粘度、张力、PH等物理或化学特性的变化(基质效应)而导

7、致测定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②乙醚抽提法:在脂浊样本中加入有机溶剂乙醚,震荡混匀后离心即可有效地把样本中的甘油三酯等脂溶性物质萃取出来,但是该法引入了新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有些项目的测定产生影响,因此现在也已经少用。③沉淀分离法:该法源自于沉淀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联合使用磷钨酸-镁沉淀剂和聚乙二醇-硫酸葡聚糖沉淀剂,可以有效沉淀血清中的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但该法由于在样本中加入了附加成分,改变了测定的原反应体系,不仅操作繁琐且只能测定部分生化指标,因此该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④血清静置实验:将脂浊血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