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复习ppt课件.ppt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复习ppt课件.ppt

ID:57184795

大小:635.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8-02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古代诗歌阅读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中这些形象的个性特征,品味这些形象所蕴涵的意义与思想情感就是设题点、赋分点。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也是在折射自己,所以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的一面。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

2、(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事物形象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就属于这一类型。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塑造的形象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考题1】(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竹轩诗兴张 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

3、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对于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塑造形象的方法及意象意境的品味进行分析。【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考题2】(2012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  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

4、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形象的把握能力。注意把握规范答题模式“通过……描写(概括内容),塑造了……形象(用关键词点出)”,答案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主要是对诗歌内容的筛选和概括,后一个部分主要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野菊的形象。【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考题3】(2012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

5、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解析】先解释,体会“孤舟”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描述景象。表达效果:点出“孤舟”的修辞作用。结构作用:点出“孤舟”对题目、开头、上下文的作用。情感主题:点出“孤舟”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考题4】(2012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度破讷沙①(其二)李 益破讷沙头雁正飞,辟鸟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

6、漠名。②辟鸟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解析】解题时应该审清题目要求,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就是要从意象出发,点明诗句运用的意象,指出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以及如此营造意境达到的抒情目的。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第三、四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宛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

7、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一、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模式模式一:1.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2.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3.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模式二:1.定位诗歌描写的人物形象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