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土肥第四章磷素养分练习.doc

高教版土肥第四章磷素养分练习.doc

ID:57189755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5

高教版土肥第四章磷素养分练习.doc_第1页
高教版土肥第四章磷素养分练习.doc_第2页
高教版土肥第四章磷素养分练习.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教版土肥第四章磷素养分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磷素养分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植物吸收的无机磷以()形态植物最容易吸收。()A、H3PO4B、H2PO4-C、HPO42-D、PO43-2..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磷肥后有效性降低是受()离子的影响。()A、Ca2+B、Fe2+C、Al3+D、Zn2+3.水旱轮作中,应将磷肥重点分配在()上。()A、水作B、旱作C、同等施用4.植物缺磷会在叶片上表现出()症状。()A、紫红色B、发黄C、白化D、浓绿5.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    ()A、CaB、FeC、AlD、P6.植物体内的磷以()形态为主。()A、无机态B、有机态C、离子态D、分子态7.由旱作改为水作后,磷的有

2、效性()A、下降B、升高C、不变8.普通过磷酸钙属于。()A、水溶性磷肥B、弱酸溶性磷肥C、难溶性磷肥9.难溶性磷肥最适宜的施用条件是()。A、追肥,酸性土壤B、追肥,碱性土壤C、基肥,酸性土壤D、基肥,非酸性土壤10.与土壤氮素相比,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A、磷的流失B、磷的挥发C、磷的固定11.难溶性磷肥的肥效主要取决于( ) ()A、作物吸收磷的能力 B、土壤酸碱度 C、肥料颗粒大小    D、耕作栽培措施12.一般来说,将旱地改为水田时,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增加,这是由于( ) A、磷酸盐的溶解    B、有机质分解加快 C、铁铝磷酸盐转化为钙镁磷酸盐  D、三

3、价铁还原为二价铁13.如果前茬是油菜,后茬是小麦,小麦施肥时应该(  )用量。( ) A、增加氮肥B、增加磷肥C、减少氮肥D、减少磷肥14.过磷酸钙施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撒施  B.集中施用  C.分层施用   D.根外喷施15.下列几种作物中,对磷矿粉中磷吸收能力最强的是( ) A.小麦  B.油菜     C.豌豆    D.水稻二、多项选择题1..磷在土壤中的转化包括那些转化过程。()A、磷的固定B、磷的释放C、磷的吸收D、磷的吸附2.磷素施用过多会出现的症状有。()A、植物早衰B、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比例失调C、叶片出现紫红色D、诱发缺素症3.土壤中速效磷

4、包括。()A、磷酸铁、铝类化合物B、磷酸钙类化合物C、水溶性磷D、弱酸溶性磷4.下列几种磷肥中,磷的主要成份不易溶于水的是() A.过磷酸钙        B.磷矿粉       C.骨粉      D.磷酸十钙5.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利用率低,是因为() A.肥料中的磷为难溶性磷;   B.易挥发;    C.易淋失        D.易固定6.不同作物对磷矿粉的利用能力各异,下列几种作物中,对磷矿粉中磷吸收能力较强的是() A.小麦          B.油菜            C.荞麦           D.燕麦7、下列哪些作物需磷较多           

5、                    () A水稻         B甜菜            C大豆          D油菜三、填空题1.植物缺磷首先从    开始出现症状,大多植物叶片颜色变为       。2.磷矿粉是    磷肥,在    溶解,因此其施在    土壤上或    植物上有效性较高,且采用    方法。3.土壤固定磷能力比较强,所以施肥时特别强调   ,以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 4.根据磷肥中磷酸盐的溶解性质,可把磷肥分为   、   磷肥和   。5.下列化肥中:①氯化钾,②硝酸钾,③磷酸铵,④硝酸铵,⑤氨水,⑥硫酸钾,⑦尿素,⑧碳酸氢铵

6、,⑨过磷酸钙,⑩磷矿粉。(填序号)属于磷肥的有四、判断题1.植物缺磷时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叶上,表明磷是再利用能力强的元素()2.当小麦与水稻轮作时,应该将磷肥重点施在水稻上。()3.多数作物苗期是磷素的营养临界期,所以在苗期应分配少量水溶性磷肥()4、磷肥宜早施,且相对集中施用。( )5.钙镁磷肥可以做基肥、种肥和追肥,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五、简答题1.普通过磷酸钙施用到土壤中有何特点,合理施用普钙的措施有那些?2.作物缺磷及磷肥施用过量分别有何特征?3.有效磷在土壤中含量降低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生产上常使用哪些措施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