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版.doc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版.doc

ID:57212020

大小:1.28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8-06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版.doc_第1页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版.doc_第2页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版.doc_第3页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版.doc_第4页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复习要点整理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生物学复习要点1.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换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2.细菌常见的几种形状?基本上形态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少数形态:丝状、三角形、方形和圆盘形自然界中各种形状细菌数量比较:杆菌〉球菌〉螺旋型菌>其他型细菌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①维持细胞的形状②保护作用(使细胞免受外力损伤,阻挡有害物质进入细胞)③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必需④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有关4.G+、G-细胞壁成分、结构的区别?⑴革兰氏阳性细菌:肽

2、聚糖,磷壁酸①厚度大(20-80nm),化学成分简单,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组成②肽聚糖:肽聚糖=短肽链+聚糖链(肽聚糖为真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G)通过b-1,4-糖苷键相连成长链骨架a.青霉素抑制四肽侧链和甘氨酸五肽桥之间的连接N-乙酰胞壁酸(M)b溶菌酶识别、水解位点b-1,4-糖苷键多肽:四肽尾(四肽侧链)(L-Ala-D-Glu-L-Lys-D-Ala)肽桥:(变化较大,最常见的是甘氨酸五肽-(Gly)5-)肽聚糖多种类变化的原因是肽桥的不同。③磷壁酸:特有的化学成分酸性多糖,主

3、要成分为甘油磷壁酸和核糖醇磷壁类型:壁磷壁酸与肽聚糖分子以酯键共价结合,带有负电荷(羟基)与肽聚糖相连(壁磷壁酸)膜磷壁酸由甘油磷酸链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磷脂进行共价结合与细胞膜相连(膜磷壁酸或者脂磷壁酸)⑵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脂多糖,磷脂,脂蛋白①厚度:比G+细菌薄,分内壁层和外壁层内壁层:肽聚糖,不含磷壁酸外壁层:外层-脂多糖: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中间层-磷脂,内层-脂蛋白②肽聚糖单体与G+菌基本相同不同点如下:a.四肽尾的第3个氨基酸不是L-Lys,而是m-DAP(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b.没有特殊的

4、肽桥。相邻的单体,前一个单体四肽尾第4位氨基酸(D-Ala)的羧基与后一个单体四肽尾第3位氨基酸(m-DAP,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的氨基相连D-Ala------m-DAPc.交联度低:20%-33%,形成的肽聚糖网套稀疏、机械强度差5.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溶菌酶和青霉素的作用机制?⑴不能被乙醇脱色,呈蓝紫色,G+;经乙醇脱色,呈复染剂颜色,G—{细胞壁成分不同}⑵步骤: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结果:G+细菌——蓝紫色G-细菌——红色①初染: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②媒染:碘和结晶紫形成脂溶性大分

5、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③脱色:95%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④复染:番红复染,增加脱色菌与背景的反差并区别于脱色菌(3)a.青霉素抑制四肽侧链和甘氨酸五肽桥之间的连接b.溶菌酶识别、水解位点b-1,4-糖苷键6.缺壁细菌?作用机制:青霉素:抑制四肽侧链和甘氨酸五肽桥之间的连接溶菌酶:作用于聚糖链的b-1,4-糖苷键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进化(支原体)①L-型细菌:得名于李斯特研究所,1935年发现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细菌②原生质体:在人为

6、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G+细菌制成a.原生质体的特点(没有细胞壁)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低渗透压、振荡、离心容易使细胞破裂b.有鞭毛,但不能运动c.不被噬菌体感染d.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是杂交育种的好材料.③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细胞壁的肽聚糖虽然被除去,但外壁层中的脂多糖和外膜蛋白仍然存在a.特点是残存着部分细胞壁,G-细菌制成④支原体(Mycoplasma)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

7、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细胞膜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没有的甾醇,即使没有细胞壁,其细胞膜仍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7.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有哪些?糖被?鞭毛?芽孢?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1)特殊构造:糖被,鞭毛,菌毛和性毛,芽孢,伴胞晶体(2)a.糖被:包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各类型特点:微荚膜:<0.2µm,与细胞表面牢固结合,易被胰蛋白酶消化荚膜:>0.2µm,与菌表面结合松弛,震荡离心可得粘液层:与菌表面结合松散,可向菌的周围扩散,增大黏性菌胶团:多个细菌共有一个荚膜糖被的作用:l保护作用l贮存养料

8、l作为渗透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l表面吸附作用l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l堆积代谢废物l产生糖被是微生物的一种遗传特性,但并非细胞绝对必要的结构b.鞭毛:某些细菌表面生长的一根或数根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具有运动功能①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真正观察到细菌的鞭毛。如果通过特殊的鞭毛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最常用的是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