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幼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doc

试谈幼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doc

ID:57261721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07

试谈幼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doc_第1页
试谈幼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试谈幼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谈幼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重要时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幼儿园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引导逐步形成的。一、加强家校沟通,建立互信关系幼儿园的教育是否成功,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家长的理解、信任与参与。家庭教育是幼儿园学校教育的延伸,学校对幼儿的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巩固,使之逐步形成习惯。比如,小班的时候,学校老师就开始教育要求孩子自己独立吃饭,可回到家里,经常是孩子一边看电视,妈妈在一边喂饭,回到学校孩子也经常要等着老师喂饭,或者是嘴

2、里吃一半,桌子上撒一半。借送孩子之机,与孩子聊了这件事,老师说不能因为掉饭而喂他吃饭,要让孩子养成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逐步引导孩子改掉撒饭的坏习惯。从那时起,坚持要求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到现在,孩子的吃饭问题已经不要太多的过问了。孩子都有两面性,有些孩子在家是个小乖乖,听话、懂事、有礼貌,可是到学校以后就像变一个人似的,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当老师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时,很多家长表现出不能理解,觉得不可能。更有个别家长到领导面前说老师的不是,认为老师对他的孩子有成见,这容易造成老师对个别孩子不敢管教。其实老

3、师只是充当了一个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专业知识的“家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她的孩子,只是这个“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更科学,更有方法罢了。试问有哪个家长不为自己的孩子好?又有哪个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优秀?二、幼儿园教育应多指导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的教育更系统,更有目的性,更具科学性。而部分的幼儿家长因教育幼儿的观念不同和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同时又缺少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幼儿教育没有成一个正确的观念,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常常束手无策,对学校教育的一些方法也无法理解。因此,幼儿的家庭

4、教育迫切需要得到幼儿园学校的指导与帮助。1、学校可以以年段为单位,多开展一些类似“家长课堂”等方式的指导活动,以加强对家长的育儿理论指导。2、可以多开展“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加强家校的互动,可以让幼儿家长更了解幼儿园的学校教育,有助于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使幼儿家长学习到更多的育儿方法。我儿子属于好动型的孩子,一般无法在一件事上专注五分钟以上,这着实让我头疼。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老师给孩子讲故事,老师会在讲完一节故事都会停下来,向孩子提有关故事内容的问题,我发现我孩子听得很认真,老师每一

5、次的提问他都能积极举手,回答也很有想法。在后来与老师交流时了解到,原来半中间提问题可以让孩子更专注听故事,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此后我在讲睡前小故事时,经常停下来提一些问题,并逐步选择更长一些的故事。经过一学期左右的训练,孩子的专注度和倾听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多开展亲子活动,加强多方了解亲子活动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首先可以让家长耳闻目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使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有更全面了解,从而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更深的理解。其次,亲子活动也是幼儿园老师与幼儿家长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6、,可以让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第三,“亲子活动”对于幼儿家长来说,也是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它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活动中,家长可以通过观察老师的指导获取教育的经验,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领悟教育的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学习到更多的育儿知识,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上幼儿园小班前,因为没有上课时间的压力,孩子养成了睡懒觉和赖床的坏习惯。上幼儿园后,每天早晨起床就成了个老大的难题。儿子小班时,去参加“庆六一”亲子活动,其中一项是家长背着孩子往返跑,我和孩子

7、获得了小组第一名,孩子可高兴了,看着孩子拿着奖品手舞足蹈的样子,我震撼了,原来体验比赛的成功可以让孩子如此的开心。我想孩子赖床的坏习惯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解决呢?于是每天早晨起床我们就和孩子比赛起床穿衣服,而且故意每次都让他赢。现在,每天早晨看着孩子积极主动地起床,快速的穿好衣服,然后开心地握着小拳头庆祝胜利的自信样子,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总之,孩子是家庭的宝贝,是老师的骄傲,也是社会的希望,幼儿的养成教育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共同配合,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